神经介入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神经介入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魏学涛 张文丽 李宗娟

甘肃省中医院  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神经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介入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满意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介入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80岁之间;意识清楚,能够配合问卷调查。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具体来说,病情观察方面,护理人员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肢体活动等,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基础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会确保患者的床铺整洁、舒适,及时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同时,护理人员还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和吞咽训练,以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药物治疗方面,护理人员会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神经介入护理,主要包括(1)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神经介入治疗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康复、认知康复等。(3)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患者在经历脑卒中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慌等。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生活信心。(4)健康教育:预防脑卒中复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关于脑卒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脑卒中的早期信号。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在进行了细致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了显著的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常用工具,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恢复状况越好。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表明了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积极作用。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名患者。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45和8.23。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至8.23,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降低至12.45。评分降低的同时,观察组的标准差(2.15)也小于对照组(3.21),这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更加均衡和稳定。

组别

患者人数

平均NIHSS评分

标准差

对照组

30

12.45 ± 3.21

3.21

观察组

30

8.23 ± 2.15

2.15

2.2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在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58.34±6.21和57.28±5.92,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至85.47±8.32,而对照组仅提高至72.14±7.63。护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表格如下:

组别

护理前Barthel指数

护理后Barthel指数

护理后Barthel指数提升

观察组

58.34±6.21

85.47±8.32

27.13±8.41

对照组

57.28±5.92

72.14±7.63

14.86±7.32

差值

-

13.33±8.29

P<0.05

2.3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6.67%,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80.00%。这一显著的差异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有着更高的满意度。统计学分析显示,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护理服务的改进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

组别

满意度(%)

观察组

96.67

对照组

80.00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确实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卒中发生后,脑部损伤的神经元需要时间来修复和适应,这个过程中神经介入护理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神经介入护理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患者在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神经介入护理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神经介入护理注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专业护理干预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教育,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这种护理模式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过程,通过训练找回或增强失去的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王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术后应用集束化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 26 (04): 507-508.

[2]张岚.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 (11): 1697-1699.

[3]刘亚琼.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 (01): 148-149.

[4]刘晶晶.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 (03): 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