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药防控方法介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药防控方法介绍

谢崇金

贺州市中医医院 药学部 广西贺州542800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造成人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出,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

IMG_256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中医学属“肺炎喘嗽”范畴,属于外感病其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为外邪侵袭,内因责于正气不足。病位在肺,常累及心、肝、脾、肾。总病机为肺气郁闭。病理因素涉及热、痰、毒、瘀等方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机为外邪侵袭,循经而入,引发肺气郁闭,郁久化热,灼液成痰,痰阻气道,肺气不得宣畅而上逆,出现发热、喘嗽。成人的主要病机为感邪初期,卫气被遏,以恶寒为主,而后正邪抗争、外寒里热(急性期)而恶寒、壮热、头身痛,邪气闭肺较轻,肺气不利而干咳、少痰。中医认为,支原体是“外邪”,通过口鼻入侵人体后 ,进入到肺,影响了“肺”升降气机的功能,导致痰湿、热邪瘀滞在肺里,进而引起咳嗽、咳痰、喘息、发热问题。中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防控方面优势突出,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看。

IMG_256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药预防

中药预防适用于平素体虚、易感冒、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的人群。可以通过补益脾肺,益气固表的方剂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

可以采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预防,主要组方:黄芪10g、白术10g、防风6g、党参10g、茯苓10g、山药10g、五味子10g、乌梅10g、蝉蜕3g、甘草3g、柴胡3g。需要煎煮后顿服。也可以采用中成药进行预防,如玉屏风颗粒、贞芪扶正胶囊等。

中药食疗在肺炎支原体肺炎预防中也有着一定的效果,更适合儿童、青少年的预防,如①百合银耳粥:将鲜百合、银耳、大米混合后煮粥,可补肺养心,健脾生津。②秋梨汤:将新鲜鸭梨洗净切块,加水煮汤饮用,干咳频繁者可以采用秋梨汤预防。③山药八宝粥:将山药、炙黄芪、党参、莲子、麦芽、茯苓、薏苡仁等混合煮粥,每次各10克左右,加入4~5枚大枣与适量粳米,加水煮粥,可以强身健体。④萝卜粥或萝卜汤:其中萝卜粥,选择适量的陈皮、半夏、茯苓、白术、白萝卜等煮粥,先将中药材加入1200ml左右清水煎煮,煮沸后小火煮15min左右,取药汁加入白萝卜与粳米煮粥,可健脾燥湿,下气化痰,消积宽中。萝卜汤就是白萝卜煮牛肉、猪骨等,能够补益肺肾,增强机体免疫力。

肺炎支原体肺炎预防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日常要尽可能规避人群密集的场所,出门后及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同时要做好手卫生,保持咳嗽礼仪。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

(1)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常用方剂

①宣肺化痰方:出自清·《医学心悟》,由麻黄15克,北杏15克,枳壳10克,地龙20克,鱼腥草20克,法夏15克,橘红10克,甘草10克,桑白皮15克,瓜蒌皮15克,浙贝15克,冬瓜仁20克,生姜15克等构成。按比例配伍后,可以用水煎服,也可以研磨成粉末状后服用。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宣肺疏表功效。宣肺化痰方为治外感风邪,咳嗽吐痰的常用方,主治风邪犯肺,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②清肺通络方:取法于经典名方千金苇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成,具有较好的益气养阴,清肺通络功效,适用于高热不退,咳嗽;痰少,痰黄粘稠不易咳,或黄痰,胸闷气短喘促,腹胀便秘,四肢欠温,微汗,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基本组方:蜜麻黄9g 、杏仁9g、生石膏20g、胆南星6g、葶苈子15g、桃仁9g、赤芍15g、射干9g、生薏苡仁15g、水蛭3g。加水煎汁后顿服,每日2次,一般连续用药7天。

(2)不同证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①风热闭肺证:治疗宜辛凉开闭,清肺止咳。主要表现为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气急,痰多,痰黏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等症状。可以选择麻杏石甘汤治疗,基本组方麻黄12g,杏仁9g,生石膏24g,炙甘草6g等。石膏入肺、胃二经,肺热和胃热,有寒性,轻宣发散,可解肺郁热。麻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麻黄配上石膏,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甘草止咳祛痰,还能调和麻黄与石膏之间一温一寒的关系。杏仁宣通肺气,杏仁润肺。在基本组方的基础上,可以辨证加减用药,鼻塞有涕者加辛夷,痰多或闻及肺部啰音者加丹参,发热者加米同煎,便溏者去莱菔子,加焦神曲。中成药可选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剂(口服液)、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口服液)等,如果咳嗽明显者可酌情加用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

②痰热闭肺证:治疗宜清热化痰、开肺定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烦躁,咳嗽,痰黄黏稠,痰涎壅盛,气急鼻煽,面赤口渴,口周发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青紫。常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由麻黄5g、杏仁9g、生石膏先煎12g、生甘草3g、桑白皮9g、葶苈子包煎9g、苏子包煎6g、前胡6g、黄芩9g、虎杖9g等构成。痰涎壅盛者中成药可选用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口服液)。高热稽留不退者,中成药可选用金振口服液等。

③湿热闭肺证:治疗宜清热利湿,开肺定喘,临床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咳嗽,咯痰不爽,食少腹胀,大便黏腻,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指纹紫。常用麻杏石甘汤合三仁汤加减,基本处方:麻黄5g,藿香8g,杏仁6g,白蔻8g,苡仁15g,厚朴8g,法半夏6g,滑石15g,前胡6g,桔梗6g,茯苓10g,陈皮6g,柴胡10g,黄芩6g,生甘草5g。中成药可选用清热化湿口服液等。

④阴虚肺热证:恢复期多见,治疗宜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可以选择养阴清肺颗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嗽的功效。安嗽化痰丸具有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川贝雪梨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功效。秋梨润肺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功效。定喘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的功效。

⑤肺脾气虚证:恢复期多见,治疗宜补肺健脾,益气化痰,可以选用玉屏风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