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1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晏丽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大量出血患者失血量较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及时给其提供输血治疗,有助于维持其机体血容量充足,从而能对挽救其生命。然而,短时内大量输血,易引起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和诱发其发生低体温、酸中毒等并发症,从而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那么,大量出血患者该如何进行正确输血?

1.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将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按1:1:1的比例给患者输注,其中,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原,有数据显示,每输注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而纤维蛋白原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形成等作用。红细胞也被称为红细胞悬液,是目前血液制品中最常用的成分,给大量出血患者提供红细胞输血,不仅能为患者机体补给血量,还能改善其组织的氧输送。在大出血的情况下。给患者输注血小板能减轻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α-2抗纤溶酶(A2AP)激活介导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能预防或减少凝血块的生成,且输注的血小板还能经脾脏、骨髓等途径释放到循环中,从而能维持大出血初始控制阶段血小板计数的相对正常。

2.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VII

若患者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输血治疗无效,或体内体内存在人凝血因子VIII、IX抗体,纤维蛋白原超过50-100mg/dl,血小板计数超过50000/mm³,pH值>7.2,体温超过32℃,并伴有血友病者,可输注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VII。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VII含有激活的重组凝血因子VII,能结合组织因子和FVIIa形成的复合物,将FX、FIX、FXa、FIXa激活,并触发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使损伤部位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V和Ⅷ激活,并且还能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形成止血塞,进而能发挥良好的止血作用。

3.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浓缩物

发生大出血后,体内纤维蛋白原会被大量消耗,因此,需要给大量出血患者输注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浓缩物)。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输注纤维蛋白原用量为10单位,使血清纤维蛋白原浓度维持在150-200mg/d左右。纤维蛋白原在机体凝血级联反应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若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不足,易导致其血小板凝聚作用减弱,从而易加重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纤溶停止,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输血的同时,输注纤维蛋白原能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

4.全血

    包含新鲜全血和低滴度O型全血两种类型,既往,临床多是给大量出血患者输注新鲜全血,即采集献血志愿者的新鲜全血后,立即给大量出血患者输注,这种输血方法实际操作的难度较大,难以在短时内找到合适的献血志愿者。低滴度O型全血指的是采集自抗AIgG、抗BIgG、IgM抗体滴度较低献血志愿者的全血,将其全血存储在4-8℃环境中,然后,给未知ABO血型的大量出血患者输注,由于低滴度O型全血的存放时间较长,最长可存放35天,在实际的输血治疗过程中更加易行,且全血中的组分没有被分离,从而能保障患者输血效果和安全性。

5.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药物,能减少大量出血患者的出血和输血,从而能改善其生存率,如临床研究指出,创伤后3h内,给大量出血患者输注氨甲环酸,患者生存率均得到明显改善。

6.凝血酶原复合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组来源于人血清中与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建议2h内失血量超过血容量一半,心率>120次/分或收缩压持续<90 mmHg,且1-2h内输注4单位红细胞悬液后仍出血不止的大量出血患者,及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第一轮输血时,可输注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6单位浓缩红细胞悬液、6单位血小板以及10单位冷沉淀。若经第一轮输血未能促进血容量得到明显改善,可进行第二轮输血,输注6单位新鲜冰冻血浆、6单位浓缩红细胞悬液、10单位冷沉淀,输血过程中,注意监测其机体凝血功能变化,使其机体纤维蛋白原应维持在150-200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