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观察

张杨睿智

成都市彭州市丹景山镇卫生院  内科  四川彭州  61193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并对其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2023年10月-2024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参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GSES评分高于参照组;试验组规律用药、合理饮食、血糖监测及科学运动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上述结果均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糖尿病;自我效能;知识与行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或者是不良环境等原因,导致人体胰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糖分从尿液中流出。糖尿病患者通常以高血糖为临床特征,需要长期用药以控制机体血糖水平,病程绵延难愈,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丧失治疗信心。全世界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每10位成人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其中我国就有1.16亿人,是糖尿病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本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终身无法治愈,已经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心健康[1]。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可以促使居民有效地掌握糖尿病干预知识与技能,自我健康管理方式是当前慢性病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本研究对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人于2023年10月-2024年3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参照组内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1-70岁之间,均值(55.58±7.86)岁。试验组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0-69岁之间,均值(54.57±7.83)岁。上述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参照组:糖尿病患者在当地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进行常规随访。

试验组:①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的健康教育:其内容更加具体细致形象的展现如何执行饮食和运动。教育方式包括一对一讲解、线上咨询,集中健康讲座等;②接受项目专门安排的健康自我管理服务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患者膳食、运动、血糖血压监测、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负面情绪应对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1)自我效能:使用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总分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2]

(2)遵医行为评分:自制遵医行为评价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共包括规律用药、合理饮食、血糖监测及科学运动4个方面,各项满分均为50分,分值越大健康管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х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有差异。

2结果

2.1自我效能

两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我效能±S

组别

n

GSE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30

19.28±1.08

26.51±2.01

试验组

30

19.35±1.12

32.72±3.37

t

-

0.246

8.668

P

-

0.806

0.001

2.2遵医行为评分

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规律用药、合理饮食、血糖监测及科学运动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遵医行为评分比较±Sn=30,分

组别

规律用药

合理饮食

血糖监测

科学运动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

36.75±2.19

42.19±3.86

34.52±2.53

41.62±3.01

35.34±2.48

42.31±3.06

33.15±2.07

40.28±3.79

试验组

36.72±2.13

47.93±1.52

34.55±2.67

47.72±1.37

35.49±2.56

48.23±1.71

33.20±2.11

46.92±3.04

t

0.054

7.578

0.045

10.103

0.231

9.250

0.093

7.485

P

0.957

0.001

0.965

0.001

0.819

0.001

0.927

0.001

3讨论

糖尿病的控制需要生活方式的转变支持,健康管理极为艰难。因此,如何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医防融合的核心,也是健康管理探索的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糖尿病知识教育:通过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获得更全面、更系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从而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的管理方法。2. 改善生活方式: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血糖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 定期评估与反馈:健康管理过程中,患者会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这种反馈机制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我效能。4. 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态度,增强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执行任务的能力认知,它对个体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还有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P<0.05,分析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遵医行为的认知水平:通过健康管理中的宣传教育、指导培训等措施,患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认识到遵从医生建议对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督促遵医行为的落实:健康管理团队可以定期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这种督促机制可以促使患者更加认真地落实遵医行为,从而提高遵医行为的执行效果[3]

综上所述,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陶杨,刘晓侠,胡昌伦,等.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健康体检与管理,2023,4(1):82-86.

[2]王显君,唐智友,杨文梅,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3924-3929.

[3]邓宏宇,吴淼淼,杨正,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2):2720-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