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慢性病防治小知识

/ 2

健康科普——慢性病防治小知识

李绍娟

北京市健宫医院   北京    10005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些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随着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让大家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也被称为非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点在于潜伏期长、病程缓慢、病程较长等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常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慢性病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慢性病可以导致持续的身体不适,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次,慢性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的药物和护理,对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慢性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等,糖尿病可能导致眼、肾、神经等多器官的病变。

二、简单了解几种慢性病?

1、高血压:是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中,血压水平会随年龄逐渐升高,其中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的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因此在生活中,患者需要严格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调理才是能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2、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症状是心绞痛。其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和影响心脏功能。这种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也可能出现心悸、不正常呼吸短促等。

由于冠心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在我国,心血管病人已经超过1亿,其中冠心病病人达4300万,且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中风: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具体来说,中风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总数的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更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患者症状明显会突然头晕;肢麻、面麻和舌发麻;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头痛程度突然加重;原因不明的跌跤;精神状态发生变化;全身无力伴出汗;恶心、呕吐伴呃逆;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一时性视物不清等。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预防中风是非常重要的。

4、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同时具备所引起的。长期存在高血糖的患者,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引发各种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另外,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预防慢性病的措施
    只有通过学习和了解慢性病的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慢性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保障。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都是良好生活习惯的表现。

1、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饮食上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油脂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等,从而减少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其次,保持适量的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此外,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规律的作息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各系统正常运作,提高免疫力,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

    2、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通过血压监测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的风险,及时采取降压治疗措施。通过血糖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风险,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因此定期体检不仅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还可以提前发现其他健康问题,及时治疗,保障身体健康。

3、心理健康:这是慢病防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人们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减少慢病的发病率。而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不良心理状态则会加重慢病的症状,影响疾病的康复进程。因此,人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4、学会自我管理:患者自我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记录身体状况和症状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5、社会的关注:政府应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的投入,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社会各界要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6、分类预防: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职业背景的人面临的不同慢性病风险,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防治措施。例如,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精神压力较大的人则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对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了解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预防和防治慢性病。




   

 


作者简介: 李绍娟(1980年-),女,汉族,北京市,主治,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