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铁铝合金分块侧墙结构车体尺寸、焊缝优化工艺

/ 1

浅析城铁铝合金分块侧墙结构车体尺寸、焊缝优化工艺

刘松赵志堂王隽郭春成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部  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铝合金城铁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整体侧墙和分块侧墙两种形式,其中分块侧墙结构的车体,在调整总组成各尺寸时,各客室门尺寸可调节量极小,经常出现门口宽度、对角线尺寸超差情况,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本研究以多维度进行分析改进,最终保证整车尺寸及提高焊接质量。

关键词:分块侧墙;尺寸超差;焊接质量。

0 引言

现阶段分块侧墙结构的车体总组成工序,为保证车体门口宽度、门口对角线、车体挠度等尺寸,在侧墙组对过程中,需使用顶针对客室门上中下尺寸进行调整,导致侧墙与底架边梁插接口、门立柱与底架边梁连接处会出现1-9mm的闪缝,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是4mm以内闪缝改变焊接参数,4-9mm闪缝增加焊接垫板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此种方案往往导致焊接质量不良、门口高度尺寸超差、增加工位占用时间及操作者劳动强度等多项衍生问题的出现。

1 制定解决方案

1.1、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分块侧墙结构组对,是在车体预制挠度(20mm以上)的状态下,而且需要保证门口上、中、下三点宽度尺寸均在公差范围内。

1.2、对此,将分块侧墙挠度状态下的变量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出门口偏差值,再对各侧墙进行尺寸补偿,使侧墙组对在底架边梁时,无需使用顶针加力调整门口宽度,同时消除侧墙与底架边梁连接处焊缝的间隙。

1.3、初步解决方案实施并现场验证,方案实施后,现场1、2、4、5侧墙与底架焊缝的间隙消除,均在2mm以内,但中间(3)侧墙与底架边梁焊缝的间隙仍有4mm。

1.4、根据验证情况,对解决方案进行升级:经分析,中间墙在挠度状态下,自身需发生变形以适应边梁弧形,但因中间墙刚度,使其无法发生弹性变形满足预制挠度,因此对原方案进行升级,将中间侧墙下插接口进行弧形研配,从两边到中间切割出3mm的弧形,以匹配底架边梁的外形。

1.5、深层剖析结构问题在于,各大部件之间连接均为插接形式,没有结构余量进行尺寸调节,使得车体部件组对后门口尺寸调整时,公差无法合理匹配,理论数值就超出图纸公差要求。例如:每个分块侧墙均有(-1,+1)mm的长度公差,(0,+5)mm的高度公差,底架有(-1,+6)mm的长度公差,1mm/m的底架边梁高度公差,端墙外倾(0,+5)mm公差,车体还需做18-25mm的预制挠度。这些公差尺寸和预制挠度均对车体最终的关键尺寸造成影响,而使用两端侧墙定位组对后,使得各客室门尺寸可调节量极小,从而导致各尺寸超差无法调整。

1.6、更改端角柱结构及工艺流程,将端角柱在端墙部位进行组焊,车体总组成工序时,底架组对后,首先进行端墙组对,再进行分块侧墙的组对,其中分块侧墙与端角柱的连接处为搭接结构,同时加大搭接量,以最中心的侧墙为基准组对所有分块侧墙,在组对两端部侧墙时,调整搭接量以及侧墙的倾斜量,以保证车体各关键尺寸如客室门宽度、对角线等尺寸。

1.7、个别项目底架在门口处出现硬弯现象,在2m范围内存在5-8mm下垂,使此处门口对角线焊后超差。对此,将解决方案升级,增加端角柱与侧墙板连接处的搭接量,使与端墙板连接的分块侧墙,可进行自身的少量倾斜,以减小对角线差值。在车体焊接前,门口下垂处使用顶镐对底架边梁进行预制反变形,并配合火焰调修,再进行焊接。后续底架单件就对硬弯处加强反变形预制及火焰调修,减小底架边梁变形量。

图三

2 方案实施

实施升级后的解决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所有门口宽度、高度、对角线等关键尺寸均得到了控制,生产现场焊工及铆工劳动强度大幅度下降,焊接质量提升。

将方案批量应用于实际生产,验证可行,达到预期效果,现已应用于分块侧墙结构车体项目。

3 结 语

(1)分块侧墙结构的城铁铝合金车体项目并不罕见,高低顶断面的项目,均使用分块侧墙结构,因此本研究可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并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归根到底,因对车体的轻量化及更大的载客量需求,导致车体必须达到更大的挠度值,才出现各大部件公差匹配相比以往难度更高,车体总组成工序产生各种影响焊接的闪缝、错口等情况,建议后续能够研究提高车体强度,降低整车挠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