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体育课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立足体育课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胡中春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 要:技工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如何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与意识,是每位技工学校体育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培养策略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①对终身体育观念认识不足。目前,学校体育只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运动队建设、校外运动竞赛成绩,不重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和质量。对终身体育缺乏深刻理解和忽视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导致一大部分学生没有从体育锻炼中形成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甚至出现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现象,忽略了体育锻炼的终身受益性。②体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传统的学校体育是只重视技术传授而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培养,仍然是以体育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阻碍了终身体育习惯、兴趣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③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生活。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僵硬,教学内容死板和高度重复,只追求近期效益,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锻炼的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践部分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难度太大,大多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意义。现代体育正向着娱乐、休闲、健身(健美)和探险、极限的方面发展,现行的学校体育难以适应这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缺乏对完满、健康生活的构建。④体育教学中留给学生的精神空间狭小。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强调系统性,形式上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形成了固定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被视为多余,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情感、思维的发展空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更是极为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激发和调动。实质上,对运动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渴望,是不需要强制的,强制性的手段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感情是不利的,更无益于他们终身从事体育活动。

二、构建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

一直以来,技工学校体育教学集中于体育技术的传授和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这种具有竞技性质的教学体系,使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被独立地分割开来,只是让学生在各自相对独立的专项运动中进行锻炼,难以达到使学生协调、均衡、对称和协调发展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培养学生对整个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体育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完美与准确性,成了一种手段,而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构建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从整体教学出发,不苛求学生的体育成绩,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愿意锻炼,乐于锻炼。

三、加强对技工学校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要想让技工学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就必须在思想意识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体育教师应该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终身体育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因此,技工学校学校应该加大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终身体育。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扩大学生关于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面,多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比赛及活动,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以学生专业特征为基础进行配套顶目教学

技工学校学生所学专业不同,今后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有较大差异,针对某些专业的特征,技工学校学生需要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针对不同专业的工作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提高素质后再提升专业水平,通过良性循环可以使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提升。同时,为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强的业务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真正意义上实现终身体育。

五、培养技工学校生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

教师对每节课的体育获得的设计,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参与欲望。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也应该这样,合理安排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激发学生运动的激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身体,而且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从而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习惯,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所以必须培养技工学校生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以促使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技能为手段,以提高体育能力为重点,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首先,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审美观,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意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其次,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知识,给学生制定合理的锻炼目标,从而逐步强化锻炼效果。再次,体育教师本身要先示范,通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影响学生,启发学生,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最后,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体育娱乐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和美。

六、改革教学评价

在技工学校体育课堂中,以往大多都会采用终结性评价,从而忽略了体育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过多地侧重于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没有充分考虑教学评价中督促、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方法的功能,并且也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学习的结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向着多元化、发展性的方向转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进步的成就感,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技工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手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技工学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技工学校体育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时刻关注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对自身教学水平进行持续提升,为技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具体教学中,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异、学习兴趣不同,体育教师要对自身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为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体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以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学生的信任。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引导,通过课内课外的充分练习,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明平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5,(08)。

[2]洪晓君 浅谈如何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中外企业家,2016,(26)。

[3]孙随平 探索教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