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临床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效果

肖红丽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人民医院615100

【摘要】目的:将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施行临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观察,治疗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患者,均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评价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缩短,并且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管理期间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护理;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效果研究

呼吸衰竭患者常见于严重肺部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感染和创伤等情况。这些患者呼吸功能受损,通气和氧合功能减退,需要紧急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维持呼吸和氧合状态。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ICU中。它通过将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系统连接,实现气道通畅和肺通气,以辅助或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1]。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我院对其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效果与常规护理做了对比,详情见下文叙述: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观察组22名男和18名女,平均年龄为(58.00±2.30)岁;对照组23名男和17名女,平均年龄为(57.50±2.2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监测患者各指标变化、做好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护理;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干预,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痰液的变化。2)调整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机监测数据,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压力和呼气末正压等,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支持。3)定期清洁呼吸机和配件:定期清洁呼吸机和配件,如面罩、管路和过滤器等,以预防感染和保持呼吸机的正常工作。4)密切观察气道分泌物:定期采集痰液进行检查,并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以减少感染和防止气道堵塞。5)维护患者的舒适度:注意调整床位的角度并使用舒适的垫子,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压力性损伤。6)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内容包括准备设备、患者评估、术前说明、技术操作、观察和评估、教育和指导、协调团队合作以及环境管理。护士应确保雾化器设备良好工作状态和清洁,评估患者呼吸状况和症状,与患者沟通并解释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正确操作雾化器,观察患者反应,并提供相关护理教育和指导。与其他医疗人员合作,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和清洁。7)呼吸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呼吸肌锻炼、气道清洁、呼吸训练、活动和体位训练、呼吸器具的使用和维护、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及团队合作。护士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措施,并提供支持和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合作,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8)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疾病和需求,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9)心理支持和教育: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回答他们的疑问,并教育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0)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干预计划。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症状改善时间: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2)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如肺泡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计量数据,我们使用均值±标准差(s)进行描述和t检验。对于计数指标,我们使用n(%)/χ²进行描述和比较。当两组数据的P值小于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前,两组指标对比差异较小(P>0.05)。然而,与对照组相比,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缩短,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

发症发生率也降低(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1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症状改善时间(d)

呼吸频率(次/分)

肺泡氧分压(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

并发症(%)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后

观察组

40

4.6±0.4

22.4±1.6

17.9±0.5

47.80±12.50

90.50±7.30

46.20±5.40

35.70±4.20

1(2.5)

对照组

40

5.8±0.7

22.3±1.5

20.6±0.9

48.30±13.40

82.60±6.50

47.40±6.80

42.30±5.50

6(15.0)

t/x²值

9.4135

0.2883

16.5859

0.1725

5.1116

0.8740

6.0318

3.9139

P值

0.0000

0.7738

0.0000

0.8634

0.0000

0.3848

0.0000

0.0478

3讨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重要的生命支持。通过将氧气和正压送入患者的肺部,无创呼吸机可以提供足够的氧合和通气,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维持正常的血氧含量,并确保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2]。为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我科对其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干预,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护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监测和调整呼吸机参数,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呼吸支持,并进一步改善呼吸功能。此外,我们还定期检查和清洁呼吸机及其配件,以预防感染和皮肤损伤,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风险。我们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解答疑问,并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信心和合作意愿。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我们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如调整床位角度、使用舒适的垫子,以及提供适当的饮食营养管理等。最终,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性和疾病控制效果[3]

综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通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效率,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减轻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唐俊红,徐志晶,黄丽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4):621-624..

[2]董源,吴佳.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2,28(21):151-153.

[3]左瑞闪.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情志护理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改善的价值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3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