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孙艳琴 雷雨龙 韩书贤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展开分析,本次研究的选取的样本量为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两组患者均是在2020年5月-2021年12月入院,两组均需要采取奥氮平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BRMS评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同样无明显差异,各项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HAMD评分、BRMS评分作对比,均是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从临床总有效率来看,则是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丙戊酸与奥氮平治疗,与单纯使用奥氮平治疗作比较,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躁狂、抑郁症状,而且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在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并未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丙戊酸钠;奥氮平;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类疾病,该病的病情较为复杂和严重,其特点在于情感的两级波动,患者不仅会表现出躁狂症状,同时还伴随着抑郁症状,这两种症状呈反复循环发作,或者交替发作,有时也会共同存在,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之为躁狂抑郁症[1]。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过重,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在发作时,通常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而且病情发作突然,病情的持续可持续数周,严重影响者患者的日常生活[2]。该病的发生原因包括了遗传、环境和应激等,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丙戊酸钠和奥氮平,由于药物成分的不同,在临床疗效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研究发现,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能够在短时间控制患者的症状,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认知功能[3]。但是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患者身体和病情等因素的不同,在药物的用量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药物用量不合理将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尤其对于青少年,更需要谨慎控制药物用量。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展开分析,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的68例青少年患者展开分析,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量为34例。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例、15例;年龄上限、年龄下限分别为18岁、12岁,平均年龄(15.36±0.85)岁;疾病发作频率1-2次,平均(1.35±0.32)次;每次发作时间10-16d,平均(9.85±1.06)d。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16例;年龄上限、年龄下限分别为17岁、13岁,平均年龄(15.45±0.90)岁;疾病发作频率1-3次,平均(1.43±0.39)次;每次发作时间9-17d,平均(9.94±1.10)d。从两组的一般资料来看,各项数据间均为明显差异(P>0.05),适合作比较。

纳入标准:(1)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2)在研究前30天内为采取抗精神药物治疗;(3)均同意配合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本次研究在我院伦理部门批准下执行。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异常;(2)对丙戊酸钠和奥氮平药物存在过敏反应;(3)不具备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4)对研究配合度不高。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奥氮平治疗,药物用法如下:奥氮平(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文字号:国药准字H20010799;产品规格:10mg*7s)的给药方式为口服,首次剂量为每天10mg,服药时间可在饭前,也可在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合理调整,最佳剂量为每天5-20mg。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用法如下:奥氮平的用法和用量均与对照组患者保持一致,丙戊酸钠(生产厂家: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批文字号:H43020873;产品规格:0.1g*100片)给药方式为口服,药物的使用剂量需要结合患者的体重来进行用量调整,根据15mg/kg分别于2次服用,在初始治疗阶段,药物的剂量按照5-10mg/kg进行给药,在治疗7天后,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到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每日的药物用量不能超过30mg/kg,以免加重对患者胃肠的刺激。两组患者均需要持续治疗6周,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如遇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其完成对应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躁狂改善情况,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来对患者的抑郁、躁狂情况展开评估,HAMD量表的总分值为54分,患者的分值越高,则代表则其抑郁程度越严重;BRMS量表的总分值为44分,患者的得分与其躁狂程度呈正比。

(2)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HAMD和BRMS评分的降低幅度来进行判断,若在治疗后,患者的上述评分降低幅度不低于80%即为显效;若上述评分降低幅度在50%-79%则为有效;若是上述评分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即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之和即为总有效率。

(3)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便秘、体重增加、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的发生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躁狂改善情况

根据表1数据能够知道,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BRMS评分方面作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评分有较大的差异,在治疗前两组的上述评分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经过对应药物治疗后,在上述评分上均是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躁狂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HAMD(分)

BRM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4

28.61±5.76

7.02±2.43

29.06±8.37

8.62±2.71

对照组

34

28.45±6.03

12.14±3.49

28.95±8.46

13.77±3.90

t


0.112

7.020

0.054

6.323

P


0.911

0.000

0.957

0.000

2.2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根据表2能够知道,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18%、70.59%,明显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n(%),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24(70.59)

7(20.59)

3(8.82)

31(91.18)

对照组

34

18(52.94)

6(17.65)

10(29.41)

24(70.59)

x2


-

-

-

4.660

P


-

-

-

0.031

2.3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表3得出,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4例,总发生率分别为14.71%、11.76%,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并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例]

组别

例数

便秘

体重增加

食欲减退

肝功能异常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4

2(5.88)

1(2.94)

0(0.00)

2(5.88)

5(14.71)

对照组

34

0(0.00)

2(5.88)

1(2.94)

1(2.94)

4(11.76)

x2


-

-

-

-

0.128

P


-

-

-

-

0.720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情感异常高涨或者异常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患者主要表现出两种状态,即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这两种状态可同时出现,也可交替反复出现,该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发作间歇期,患者的精神处于正常状态,其症状能够完全缓解[4]。目前,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有丙戊酸钠、奥氮平和氯丙嗪等,经过实践证实,氯丙嗪的安全性较差,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不高[5]。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丙戊酸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这种药物中不含有氮这一成分,能够对γ-氨基丁酸代谢酶(GABA)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使得患者体内的GABA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药物能够对兴奋性神经传递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让大脑神经得到缓解,使其大脑能够处于放松状态,进而对患者的躁狂、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降低了疾病的发作风险,但是单纯采用这种药物治疗其见效时间长,而且治疗期间容易引起临床相关风险,给患者的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6]。奥氮平属于新型非典型神经安定药的一种,其有效成分能够与5-HT受体、胆碱能受体、多巴胺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对其产生拮抗作用,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目前,这种药物已被广泛应用至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其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7]。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也已经得到了批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接受奥氮平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联合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够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期内得到控制[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AMD评分和BRMS评分方面作比较,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是观察组对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期间,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来看,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则是观察组更高。由此能够得知,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联合用药能够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但由于多数患者为青少年,他们的脏器功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与成年患者相比较,青少年患者在药物吸收、代谢、排泄等方面均与成年患者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青少年的治疗中,应当更加重视药物的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不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对药物用量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对病情的缓解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与单纯奥氮平治疗相对比能够发现,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症状控制效果更好,且疗效更为确切,不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古善元,吕息珍.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1-13.

[2] 高金松. 双相Ⅰ型情感障碍中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4):178,180.

[3] 孙凯. 奥氮平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男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对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3):1,11.

[4] 李优明,张萍萍,邹幸,等.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血药浓度与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6):120-123.

[5] 林晓勇,郝楷荣,占家铣.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血药浓度与效果探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5):65-67.

[6] 苏海桓,张慧,喻应祥,等.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奥氮平联合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20,18(6):78-79.

[7] 郭艳丽. 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对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23-1524.

[8] 谢志桦,黎柱培,苏海桓,等. 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男性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