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地理情境下“流水侵蚀地貌”教学设计——以湘江长沙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基于乡土地理情境下“流水侵蚀地貌”教学设计——以湘江长沙段为例

张子其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  410000

摘要:乡土地理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因被学生熟知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到地理教学中,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对于学生的爱乡爱国情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长沙为例,将乡土地理融入课堂教学,以希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湘江

一、乡土地理与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就是在地理学科当中讲解家乡某些地理环境特征,所以乡土地理代表范围比较小,主要指省级以下的小地区。而研究内容是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即立足于乡土地理实践,课程内容素材来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它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2]。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多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助力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地理概念。

二、教学设计

流水侵蚀地貌——以湘江长沙段为例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的内容,本小节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以及滑坡泥石流灾害。其中,前两者是流水塑造的地貌类型,受到的主要的流水作用力不同;后者是由于流水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侧重于灾害的形成原理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考虑到课标对本节课时的安排,本节课只讲授流水侵蚀地貌。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上,中学生已具备相关地理事物的知识,也在对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前科学概念,但是对于流水地貌形成原理尚未明晰。在思维发展水平上,学生具备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够使用归纳的方式来获取地理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顺利使用演绎法进行推理。基于此,本节课以湘江长沙段的长沙港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长沙港布局在湘江东岸而非西岸。课堂中采用问答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1)能够根据河谷发育图复述出河谷发育的过程;(2)能够阐述不同的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人地协调观:(1)能够举例说出河流侵蚀地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2)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区域认知:(1)能够自主辨识给定区域的流水地貌的类型;(2)能将流水侵蚀地貌景观与之相对应的河段形成联系。

地理实践力:(1)能够绘制出河谷发育的过程图;(2)能够在课后自主模拟课堂中展示的流水侵蚀地貌中溯源侵蚀的小实验。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①河谷的发育过程;②河流侵蚀地貌形成的原理

(2)教学难点:①河谷的发育过程;②河流阶地形成原理

5、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展示长沙港地理位置图

[师]长沙港在全国水运枢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析长沙港的布局特点?并思考:为何长沙港选址在湘江东岸,而非西岸?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流水侵蚀地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湘江作为导入,从已知事物过渡到未知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课堂进一步开展。

【新课讲授】

[师]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流水侵蚀地貌呢?实验前后,实验装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观看视频并回答

[总结]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土坡受到了向源头、向下和向两侧三个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土坡发生了形态上的改变。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保证学习效果。播放视频即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验装置的变化,从而总结出流水侵蚀的作用方式。

[过渡]这三种作用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分别用溯源侵蚀、下蚀(下切)和侧蚀三个专有名词进行描述。

[师]在这三种力的作用下,河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尝试找出以下景观图相匹配的河段。

[生]独立完成连线题,积极展示成果

[总结]V型谷—上游;U型谷—中游;九曲回肠—下游

【设计意图】设计活动题,初步了解学生对于流水侵蚀地貌的前科学概念是否存在错误。同时通过简单的活动题给学生学习成就感。

[师]请同学们通过观察景观图片,分小组讨论推测不同河段的河谷主要受到哪些作用力的影响?

[生]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总结]V型谷—下蚀与溯源侵蚀;U型谷—下蚀与侧蚀;九曲回肠—侧蚀。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河流流速的减缓,流水所携带的泥沙也会堆积在河道中,形成流水堆积地貌。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表达交流能力。最后在总结时提到下节课相关内容,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师]如果将河流的上中下游分别对应河谷发育的不同时期,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应呢?(播放河谷发育视频)

[生]思考问题,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总结]初期—上游;中期—中游;后期—下游。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能直接从视频中获取信息,锻炼信息提取能力。

[师]视频最后河流两岸的河谷呈现什么样的形态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态?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河流两岸居民要在河流阶地选址?

[生]阅读材料,解决问题

[总结]由于流水下蚀作用和地壳抬升运动,使得河流两岸形成河流阶地。阶地处土质较好,靠近水源,适合居住。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串层层递进问题,逐步加深学习内容。提供材料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关键信息提取能力。

[师]河谷发育后期河流是十分弯曲的,弯曲的河道两侧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具体如何体现?

[生]回答问题

[总结]作用力不一样。与河流方向一致,向河道突出的一侧为凸岸,另一侧为凹岸。河流凸岸主要受侵蚀作用,凹岸堆积作用明显。

[师]根据凹凸岸受到作用力的不同,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场所哪些适合建在凹岸,哪些适合凸岸?

【设计意图】该部分内容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横向环流,因此主要采取讲授法的方式,由教师讲清其中原理。再通过活动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师](展示动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逐渐变得越来越弯,请问河道会无止境地弯曲下去吗?(播放视频)

[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总结]不会。河道弯曲到一定程度会进行“裁弯取直”,形成新的直河道和牛轭湖。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作为直观演示的工具,帮助学生理解牛轭湖和河流“裁弯取直”的原理

【课堂小结】请同学完善本节课知识框架,再完成课前的问题,请同学们再次思考,为什么长沙港选址在东岸而非西岸?

[生]湘江东岸为凹岸,凹岸受到侵蚀作用强烈,适合建港口。湘江西岸为凸岸,凸岸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沙滩公园。

【设计意图】临近下课时间,此时对于课堂内容进行回顾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导入问题的回顾使得课堂形成完整闭环,解决学生疑惑。

【课后作业】请大家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查一查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造就了哪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呢?并且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它是在哪种侵蚀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

【设计意图】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美好的山河风光,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第三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

6、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取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是教学中视频过多容易使得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在重难点教学上还需要稍加处理,不能将难点知识直接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

参考文献

[1]肖丹.乡土地理教育对青少年地方感的影响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魏县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

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