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2

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潘艳  刘芳(通讯作者)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岔河卫生院 653200

摘要:目的:进行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介入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管介入护理中应用介入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护理;脑血管;介入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制约脑血管介入术临床疗效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1]。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感染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在这种背景下,介入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4]。介入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评估术后神经功能、合理管理药物治疗等措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5]。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进行介入护理干预,观察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脑血管介入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5月至20237月接受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55.41±4.34)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33~71岁,平均年龄为(56.24±4.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版)》中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及介入手术指征;(2)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眩晕等症状:(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酗酒和拒绝配合治疗:(2)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或障碍者:(3)伴有恶性肿瘤、结核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4)伴有精神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行介入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组建由护士长任组长的介入护理小组,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讲解,包括病因和主要治疗方式,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手术的优势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担忧,平缓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6-7]。与家属配合共同指导患者正确的大小便技巧,并锻炼翻身能力。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常规导尿准备、备皮准备等工作。(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师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受压部位加强保护,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合理控制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做好保暖措施。穿刺前明确讲解可能会引发的不适症状.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状态配合医生完成置入颅内血管支架等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变化,发现低血压等手术应激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9]。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安抚术中患者的情绪,保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3)术后护理。正确使用盐水袋轻轻按压穿刺部位,定期检查伤口是否出血,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和穿刺口等情况,及时发现与处理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加速体内造影剂的代谢,叮嘱患者饮水充足,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ml左右。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清淡食物,禁止食用过于油腻和刺激的食物[10-11]。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及时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身体有什么不适,及时发现和预防各种并发症,例如排尿困难、腰部不适、失眠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排尿困难、恶心呕吐、腰背不适和穿刺部位淤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表示,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例)

并发症发生率(%)

联合组

50

2

4

对照组

50

9

18

P值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不满意有2例,对照组中不满意有9例。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82%)(P<0.05)。

3讨论

脑血管介入术属于一种微创精细技术,通过对相关部位血管扩张或出血部位止血,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与传统的脑血管手术治疗技术相比,介入术不仅具有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还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12-13]。但介人治疗术后患者有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手术护理质量十分关键。介入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对介入治疗的担心出现的紧张恐惧情绪,积极给予心理抚慰,帮助患者平复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术中术后密切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做好患者的生活饮食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14-15]。介入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多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综上所述,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严,蔡国娜,郑俊华,等.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介入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年36期,152-153页,2021:廊坊市科技局2021年自筹经费计划.

[2]宋玉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2(4):4.

[3]韦双妮,黄莹,黄小曼.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综述[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

[4]苏冉冉.围术期流程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2019.

[5]肖蓓.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介入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

[6]周洁,汤红艳.整体护理在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究[J].2021.

[7]周琍琳.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2):3.

[8]赵五月.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01):182-185.

[9]马娜,王玉花.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DOI:CNKI:SUN:LCYN.0.2019-02-110.

[10]李向梅.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

[11]张春兰.优质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024(018):221-222.

[12]张改梅.介入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8):1007-1008.

[13]臧伟王颖(通讯作者)张亚平朱瑶耿娜薇.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S01):0081-0081.

[14]申韫毅.研究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年31卷19期,203页,2021.

[15]李慧,余红,汪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DVT发生率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