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2

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研究

宋一、谷艳辉、慕涛

大连海事大学 116026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的长效机制,以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研究,本文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长效机制,涵盖了党员培训、组织引导、思想引领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旨在为高校党员的信仰淬炼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

前言:

高校学生党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其信仰淬炼对于党员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实践参与不够积极等。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整体素质提供可行性建议,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在挑战方面,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信仰理念认识不够深入,理论学习存在功利性倾向,缺乏深刻的思想理解。实践参与方面,一些党员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够高,对党组织的组织引导缺乏有效的回应。另一方面,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冲击,高校学生党员信仰的坚定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也有其积极的一面[1]。党的组织体系在高校得到有效运作,为学生党员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一些先进的典型案例表明,在适当引导下,学生党员在信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综合而言,深刻理解和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信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为制定更有效的长效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2.信仰淬炼长效机制设计

2.1党员培训体系建设

    在党员培训体系中,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是确保学生党员信仰淬炼的基础。通过深入系统的党性教育,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信仰核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涉及开设主题讲座、党课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提供系统的理论学习环境。思想引领则通过组织座谈、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形成坚定的思想信仰。案例分析方面,可以通过挖掘党员在理论学习中的成长历程,深入剖析典型事例,为其他党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加强思想引领的有效性。首先,党员培训体系应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与参与激励,以巩固学生党员的信仰。通过组织社区服务、实践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激励机制的设计可包括个人先进奖励、实践项目贡献奖等,以表彰在信仰淬炼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党员。案例分析方面,可以深入挖掘实践参与中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取得的效果和对信仰淬炼的促进作用,为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提供经验借鉴[2]。其次,个性化指导与心理辅导是保障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能够得到个别关怀和指导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党员互助小组、心灵导师制度等机制,为学生党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指导。个性化指导可围绕学生的兴趣、特长,量身定制信仰淬炼的个性化计划。案例分析方面,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心灵导师对学生党员的影响,总结成功的案例,为建立更加精细化的个性化指导机制提供参考。例如:某高校在党员培训体系中引入了典型案例分析。通过收集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组织研讨和分享活动。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党员们在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形成了更为深刻的信仰认识。这种案例分析机制促进了党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为培训体系的不断优化提供了实践经验。

2.2组织引导与激励机制

    首先,在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中,党组织引导是确保学生党员在组织中得到正确引导和积极激发的关键。通过组织定期的党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党员提供充分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激荡的平台。通过开展党课、党性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党的信仰核心,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典型案例显示,某高校通过党组织引导,成功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信仰淬炼的过程中。其次,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是推动学生党员参与信仰淬炼的重要手段。某校通过建立先进个人奖励制度,对在信仰淬炼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及时表彰和奖励。此外,该校还设立了实践项目贡献奖,对在社会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党员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党员在信仰淬炼中发挥个人优势[3]。这种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党员在信仰淬炼中感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提高了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在组织引导与激励机制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是确保机制更加贴近学生党员实际情况的重要原则。通过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党组织可以根据每位党员的特点和优势,量身定制信仰淬炼的计划和指导。例如,对于善于实践的学生党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项目和机会,而对于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则可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引导。这种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更全面地满足党员的个体需求,提高信仰淬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某高校通过收集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的成功案例,组织研讨和分享活动。这些案例既包括在理论学习中取得进步的,也包括在实践项目中表现突出的,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案例,其他党员可以得到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2.3思想引领与实践参与

    在思想引领与实践参与的长效机制中,建设有效的思想引领机制是确保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能够形成坚定信仰的关键。通过开展主题演讲、座谈交流等形式,学生党员得以深度思考党的信仰核心,增强对党的认同感。有效的思想引领机制需要有系统的组织,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思想资源,使其在深度思考中逐渐形成对党的信仰的坚定态度。其次,实践项目的设计与组织是确保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项目,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融入实际操作中,增强对党的信仰的实际认同。这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设计机制,确保实践项目既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够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最后,在思想引领与实践参与的机制中,建设党员互助小组与心灵导师制度是为学生党员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关怀和引导的关键[4]。通过组建互助小组,学生党员可以在小组中互相分享信仰心得、交流困惑,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心灵导师制度则通过为学生党员分配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引导,使其在信仰淬炼中更加坚定和稳定。例如:某高校在思想引领与实践参与机制中引入了案例分析。通过收集学生党员在信仰淬炼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组织研讨和分享活动。这种案例分析不仅包括在思想引领中取得突破的,也包括在实践项目中表现出色的,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案例,党员们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促进了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当前挑战,更为未来制定更加有效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的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党员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引导与激励机制、思想引领与实践参与等关键领域。通过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伍强瑞,柯心.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初心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政法学院实践成果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2(10):60-62.

[2]张慧敏,李明言.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摭谈[J].泰山学院学报,2022,44(02):117-120.

[3]钟婷.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才智,2020(02):204-205.

[4]高鑫欢.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构建路径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2):46-48.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淬炼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GXDJ-ZD008)。

作者简介:

宋一(1993.07),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谷艳辉(1970.08),男,汉族,吉林大安人,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慕涛(1986.06),男,汉族,辽宁盘锦市人,

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