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中国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李彦荣

泰国博仁大学

摘要:研究关注中国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创业动机和意向的现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考量背景变量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受试者信息。研究发现,性别对社交媒体使用影响较小,年级和使用时长对社交媒体行为有一定影响,社交媒体使用与创业动机和意向呈正相关。研究显示积极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助长创业意愿。这一发现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制定更有效的创业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创业动机;创业意向

引言

据中国教育部报告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破1000万。就业难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互动、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之一。大学生这一年轻且充满活力的群体,社交媒体的使用已经深入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及职业规划。社交媒体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和社交的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在塑造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意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创业呈增长态势。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媒体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为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相关概念概述

社交媒体使用:个人或群体注册社交媒体软件,并利用其功能进行内容发布、交流、信息分享以及参与群组或社区等活动的过程。除了用于社交和信息传播外,社交媒体还广泛应用于营销、宣传、教育和娱乐等领域。使用方式和目的因个人或组织需求和偏好而异,但总体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实现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和内容创作。

创业动机:个人或团队在追求创业活动时内在或外在原因、动机和驱动力。这种动机可能源于个人的激情、渴望自主创业、追求独立经营的愿望,也可能受到外部因素如经济机会、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等的影响。创业动机反映了个体对创业的兴趣和愿望,是驱使他们投入创业活动的动力基础。创业动机的强弱和性质多因个体差异和环境变化而异,对创业者的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创业意向:个人或团队表达的倾向或意愿,表明他们有意向开始新企业、开展创新项目或从事创业活动。这种意向反映了个体或团队对创业的积极态度和愿望,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准备。创业意向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兴趣、技能、经验、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等。创业意向的强弱和稳定程度对个体最终是否真正投入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二、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创业动机和创业意向三者的均值在大学生群体中中等偏上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使用方面呈现出较高的平均值,表现出明显的倾向。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普遍处于信息化社会中,将社交媒体视为主要平台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互动。他们倾向于利用社交媒体与他人保持联系、分享信息,并寻求社交支持,满足自身强烈的社交需求。社交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内容,吸引大量用户浏览、观看和分享,因此提高了使用率。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也促进了使用频率的提升,只需一部手机即可随时访问。这种高平均值反映了大学生对积极社交媒体使用的文化趋势,将其视为学术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工具。

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动机呈现中等水平。这意味着他们对创业有一定的兴趣,但并非所有人都怀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影响因素可能涵盖学习负担、经济状况以及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学业压力,课业要求、考试压力等会占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空闲时间去考虑创业。此外,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和经济支持,大学生无固定经济收入,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创业计划,这也可能削弱他们的创业动机。另外,认为缺乏创业所需技能、经验和知识等,也会对创业持保留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意向的平均值呈中等偏高水平,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对开展创业活动持有积极意愿。这种趋势或许受到近年来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积极影响。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课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和意愿,通过学习创业理论、分享案例以及撰写商业计划等内容,加深了他们对创业过程和技能的了解,提升了创业信心和意愿。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创业意向,经济发展、政府扶持、创业资源和市场机会等。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创业是一种灵活和可控的选择,它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教育的多元化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进取和探索精神,他们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追求自主创造和发展的机会。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创业动机和创业意向之间有相关。

研究显示社交媒体使用与创业动机和创业意向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学习资讯、建立社交关系、分享创意和寻求支持。社交媒体的运用激发了他们的创业动机和意向,随着动机和意向的增强,大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学习为核心,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学习与内在需求结合,培养相关技能。校园文化应该倡导和鼓励创新创业精神,以满足学生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增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来看,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创业资源并展示个人经历和成就,有助于加强社交认同感和个人品牌形象。这些与创业相关的信息能够激发创业动机和意向。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积极的创业态度不仅促进了创业动机的增强,还推动了创业意愿的培养。随着动机和意向的提升,个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而高水平的社交媒体参与与学习成效之间呈正相关。因此,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创业动机和意向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联。

三、建议与对策

进行比较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和意向的影响,建立更细致的理论框架。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考虑中介和调节变量,深入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创业态度和意向的影响机制。实地调研和访谈帮助揭示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对创业的影响,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比较结果可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计划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创业。

研究社交媒体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并进行长期观察。探讨社交媒体在教学与学习互动中的应用模式,提升学生创业兴趣和创新能力。考察社交媒体在创业培训、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中的潜在作用,为创业教育提供更有效方式。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创业的长期影响。同时考虑社交媒体使用对创业者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为初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结语

研究深入探讨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和意向的影响,并发现社交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还是塑造创业意愿和动力的关键渠道。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差异。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源和机会,同时关注社交媒体对创业的长期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培养良好的创业意识和行为习惯。研究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培育和创业行为的促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莹、雷祺、姚盛辉. (2021)。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科技 促进发展,17 (3),  10 -20

[2]冯艳阳(2019)。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学生创业动机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39(9),3-13。

[3]梅伟惠、张玮逸(2023)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跨 国 比 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10  (2 ),81 -92 。

[4]李诗韵, 高斌, & 汪倩. (2023). 不同社交媒体使用目的与社会存在感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投入的影响. Advances in Education13, 9057.

作者简介:

李彦荣,1988年5月14日,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泰国博仁大学。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