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渠道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周月,李琪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摘要:渠道综合整治技术是在水利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到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本文通过对渠道综合整治技术及其生态效益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工程设计原则、工程实施技术以及环境生态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旨在提高渠道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

关键词:渠道综合整治技术;环境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引言: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变得日益重要。渠道综合整治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渠道综合整治技术及其生态效益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整治工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渠道综合整治技术概述

(一)渠道综合整治概念及意义

渠道综合整治是指通过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土地整治、环境保护等综合技术手段,对河流、湖泊、水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目标的一项综合性工程。渠道综合整治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水体和周围土地的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渠道进行整治,可以改善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满足不同用水需求,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2.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渠道综合整治,可以改善水域的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增加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3.防洪减灾:通过对渠道进行整治,可以提高河道、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洪灾的发生,保护周边农田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促进农业发展:渠道综合整治可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5.改善人民生活:通过渠道综合整治,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环境。

(二)渠道综合整治的技术原理

渠道综合整治的技术原理是基于水利工程、环境科学、土地整治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技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水体和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1.水资源利用规划:通过对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包括确定灌溉用水需求、生态环境需水等,为渠道整治提供水资源利用的基础。

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渠道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表径流情况等,为整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水利工程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手段,包括渠道工程、水库工程、泵站工程等,对渠道进行改建、扩建或修复,提高输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通过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知识,对渠道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包括湿地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提高水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

(三)渠道综合整治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1.分类

按治理对象分类: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河流综合整治、湖泊综合整治、水库综合整治等。针对不同的水体类型,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以改善水体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按技术手段分类:按照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利工程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农田水利整治等。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水体和周围环境的综合治理。按应用领域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农田灌溉整治、城市水系整治、生态环境修复整治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渠道综合整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2.应用领域

农田灌溉整治:针对农田灌溉系统,通过提高灌溉效率、改善灌溉条件、节约用水等措施,实现农田灌溉系统的综合整治,提高农田水利效益。城市水系整治:对城市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整治,改善城市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修复整治:针对生态环境受损的湿地、河流等地区,采取生态恢复、水体修复等措施,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功能。

二、渠道综合整治技术研究

(一)渠道综合整治的工程设计原则

1.可行性原则:工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确保整治工程的可行性。这包括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表径流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2]

2.经济性原则:工程设计应当注重经济性,确保整治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合理,投资回报期合理。设计方案应当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整治工程的经济效益。

3.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工程设计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整治工程设计中,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工程设计应当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利用,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工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整治工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6.引进先进技术原则:工程设计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包括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土地整治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整治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二)渠道综合整治的工程实施技术

渠道综合整治的工程实施技术是指在整治工程实际施工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修复、土地整治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保证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

1.渠道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对渠道的改建、扩建、清淤、疏浚等工程操作技术。在进行渠道整治时,需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渠道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对于受损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技术,包括湿地修复、水生态系统修复、植被恢复等。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

3.土地整治技术:针对渠道周围的土地,需要采取土地整治技术,包括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高灌溉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节水灌溉技术:在渠道整治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技术手段,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用水资源。

5.环境保护技术:在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扬尘控制、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确保整治工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渠道综合整治的环境生态保护技术

1.湿地修复技术:对于整治工程中可能涉及的湿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湿地修复技术,包括植被修复、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

2.河岸生态保护技术:在河道整治过程中,需要采取河岸生态保护技术,包括植被保护、防止河岸侵蚀、减少土壤侵蚀等措施,以保护河岸生态系统,维护河道生态平衡。

3.水质保护技术:整治工程中需要采取水质保护技术,包括净化水体、控制污染物排放、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等措施,以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4.生态补偿技术:对于因整治工程而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生态补偿技术,包括在其他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濒危物种、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等方式,以弥补整治工程可能造成的生态损失。

5.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在整治工程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建立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等措施,以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3]

结语:

渠道综合整治技术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原则、工程实施技术和环境生态保护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继续深化渠道综合整治技术,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手段,促进整治工程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李军社,杨侃,等.一种土地综合整治中渠道生态修复装置.CN202211267498.9[2024-02-05].

[2] 董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现状与实践对策[J].农业与技术, 2023, 43(6):178-180.

[3] 杜书宁.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的综合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0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