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6
/ 2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问题及预防

宁 舰  李璐

包头供电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需加强对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管控力度。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人与物两方面,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着重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管理制度,实行合理的倒班制度,采用功能更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来有效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电气事故;防范

引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推动了我们国家电力事业的进步和更新,电网的结构也变得愈加复杂,致使变电运行中各种操作问题相继出现。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一些个人的原因导致操作失误的出现,从而引发重大的电力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电力企业应该积极研究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主要特点

1.1 情绪性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大都具有情绪性的基本特征。这主要由于负责电气操作的主体是人,一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操作人员发生或多或少的情绪波动。例如,上一班组人员下班前的交接阶段,操作人员的情绪极易发生较大波动,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精力交瘁等现象,容易引发电气误操作事故。

1.2 习惯性

当前,我国许多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气误操作事故都表现出习惯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在出现误操作事故后,没有及时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和培训活动,其违规操作的习惯未被有效纠正,最终导致误操作事件的习惯性出现。

1.3 随意性

分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现,带负荷拉隔离刀闸等事故的出现频率较高。这是由于一些变电站内的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等在电气防误闭锁配置上存在功能不完备的问题,再加上技术人员的维护措施不当,导致隔离刀闸的闭锁功能完全失效。此外,操作人员工作时过于马虎,监护人员也没有将自身职责完全落实到位,即人员随意性偏大。

二、电气误操作原因解析

2.1人为原因

技术水平低,近年来电网发展迅速,电气操作人员需求增加,大多数人转人到电气行业,但由于这部分转行而来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跟进慢导致无法满足电气操作的高技术要求。也有很多电力内部其他工种技术人员转换到电气操作岗位上来后,技术理论和运行经验较差,工作认知和应急素质不足。加上人员老龄化严重,思维反应能力较弱。

2.2电气设备原因

设备升级不足,电气设备的智能升级速度快,大多数企业内针对老旧设备和潜在危险设施都进行了设备更新。但是也要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更新设备费用,仍然使用落后设备从而增大了电气误操作概率。

设备维护匮乏,很多企业不重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缺少专门的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导致电气设备在进行紧急操作时可靠性降低,存在很大的误操作事故隐患。

2.3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

通常情况下,为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误操作,电气设备安装了防误闭锁装置,即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响应操作人员的动作,否则不会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气误操作发生的概率。由于一些电气设备中的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质量存在瑕疵,导致某些开关本没有处于锁死状态,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操作机会,从而发生误操作。电气误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非常大,尤其当某线路正在施工时,因误操作而送电,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完善电气误操作防范制度,是当前电力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切忌掉以轻心。

三、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对策

3.1提高电气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

(1)加强安全文化教育。

电气运行误操作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人。为了避免电气运行误操作的发生,首先,必须加强安全文化教育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加强电气工作人员的学习提高其安全意识。电气工作人员要学习《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做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安全监察部门和电气设备主管部门要配合对电气运行人员展开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促进电气运行人员认识到误操作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操作的意识。其次,应加大对电气运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业务素质和能力。

(2)提高技术业务素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监察部门和电气设备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电气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对操作人员展开培训,不仅让操作人员从理论上进行掌握,而且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误操作的应对措施。因此,为了提高电气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除了经常组织运行人员学习有关变电运行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不定期进行考核外,还可以举行反事故演习、操作表演、技术强答赛、填写工作票比赛等练兵活动提高运行人员应对事故和异常的能力。与此同时,不仅要请有经验的老师傅与年轻的运行人员进行交流,而且还要请专家对电气运行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和现场操作培训。此外除了要引进新型的人才外,特别要加强对新人的培养。为了使新人能迅速发展而适应岗位,可以签定师徒合同,采取帮、带方式进行。

(3)关心电气操作人员的身心发展。

电气操作人员的身心因素是导致误操作发生的重要原因。监察部门和电气运行主管部门要关心、关怀电气操作人员的身心发展,及时疏导、转移电气操作人员情绪,提高其对工作的兴趣,荣誉感和责任心。与此同时,要督促电气操作人员遵守作业节律,养成良好的作息,做到消耗有度,补充有方

3.2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为了避免电气运行中发生误操作,防误闭锁装置要选择可靠性高、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与此同时,要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管理方面,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电气运行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的操作行为。电气运行人员除了要定期检查防误闭锁装置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外,还应建立防误工作网并设置防误工作专责人封存、保管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控制解锁钥匙的使用。不仅要求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的解锁程序要规范,而且审批手续也要严格按权限履行。另一方面,要加强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并与主设备同等对待。首先,建立完善的设备台帐提高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的效率。其次,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在停电检修主设备时,也要按照检修工艺的要求检修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中,设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不仅要检查锁具是否还具有防锈蚀和防卡涩功能,而且也要对安全工具进行保管确保安全工器具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固定的地点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工器具。

3.3操作人员在电气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并持之以恒

电气运行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加强监护

为了避免误操作的发生,还必须加强监护工作。为了确保电气不发生误操作,不仅操作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而且重要岗位应该特别指定操作人员并且设置相应的监管制度保障这个举措实施到位。

着当前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负荷的不断提高,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电力输送的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可以确保电网安全运转下,不断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因此做好电气误操作的预防工作便有着重要意义,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重点是做好“人防”和“技防”,因此需要电力企业积极结合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员工技能、素养的培训,落实安全生产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饶辉.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77-278.

[2]周峰.浅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7):33-34.

[3]张玥.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