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6
/ 2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戴琦

艾科瑞(海南经济特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312

摘要:在我国,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的质量问题中,微生物污染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果出现水质问题,将给使用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作为防治水体污染和改善水质的一个重要步骤,微生物检验对于保障我国居民饮水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居民饮水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加强饮水中的微生物检验已成为一个热点。文章针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作出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饮用水源是保障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保障人类生命的根本。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与其它资源比较,水资源由于其扩散性特征,使得它的分布速度很快,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要想有效地减轻和治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体污染问题,就必须对饮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

一、菌落总数检测

首先,通过对样品的充分搅拌,在消除了静态环境下细菌的不均匀性之后,对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进行检测。将混合好的待检测样本放入培养皿中,取出的器具及器皿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消毒。然后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根据规定的数量注入到培养皿中,让培养皿内的样品和培养基完全融合,可以通过旋转的方法来进行,不要用搅动的方法[1]。然后,根据指定的细菌种类,将样品与液体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测量细菌的数量。

二、总大肠菌群检测

多管发酵法是目前常用的检测细菌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发酵,然后将两种物质均匀地搅拌,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观测酸、气的生成。采用伊红亚甲蓝介质,在酸性或气态条件下持续培养样本,观察细菌总数,并对细菌群落进行初步判定,并通过革兰氏染色及显微镜来确认所观察到的细菌。通过上述过程的反复确认,可以确保所检测到的细菌为大肠杆菌[2]

三、耐热大肠菌群检测

可以选择与总大肠菌群检测相同的方式对耐热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在预发酵后要进行耐高温培养,也就是将含有大肠杆菌的水管内添加 EC汤,于44.5℃下进行24小时培养,然后观测酸、气产生情况。用伊红美蓝琼脂板(36±1)℃下,在24小时内对产生酸、气的物质进行平板培养,对所获得的产物进行鉴定。如果在培养后发现了有代表性的细菌,就按照 MPN表格上所列的菌种特点来制作测试报告。

四、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利用EC-MUG对粗发酵后产生的产酸产气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可以确定大肠埃希氏菌是否存在。首先,将产生酸性气体的样本注入含EC-MUG的培养皿中,通过恒温箱或恒温浴法使其与耐高温EC-MUG在同一培养环境下进行培养,使用恒温浴法时,需要将其中的溶液全部浸于水内。在紫外线照射下,观察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肠埃希氏菌。

五、贾第鞭毛虫检测

贾第鞭毛虫是一类普遍分布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的原生生物。虽然大部分的贾第鞭毛虫都是无毒的,但是一些种类的昆虫却可以导致消化道的紊乱和肠胃的问题。所以,在饮水中测定贾第鞭毛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贾第鞭毛虫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水体样品的过滤,在显微镜下对贾第鞭毛虫的数目及物种进行观测与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 PCR、 DNA测序等分子手段,进一步提高对贾第鞭毛虫的灵敏、精确诊断能力。在对贾第鞭毛虫进行检验时,应特别重视样本的收集与贮存,选择合适的取样方式,能保证取样结果的准确性与代表性。通常情况下,取样时应从自来水管或贮水池中取样,尽量不要从容易存有泥沙的地方取样,采样后要及时用合适的贮存方法贮存,防止有细菌滋生[3]

通过测定贾第鞭毛虫的含量,就能判定饮用水的质量。当测试发现贾第鞭毛虫超标时,必须对其进行治理,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采用适当的净水装置如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器等来消灭贾第鞭毛虫及其它微生物。

六、隐孢子虫检测

隐孢子虫(Cryptocytospora)是一种极小的寄生虫,能够经由水体侵入体内,引起消化道感染、腹泻等多种传染病。如何实现我国居民饮水中隐孢子虫的快速、高灵敏的监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隐孢子虫的研究主要是利用 PCR、荧光定量 PCR等分子手段,该方法能检出主要的微量隐孢子虫 DA基因,进而判断水体中有无隐孢子虫感染。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隐孢子菌进行计数。

标本采集与加工是隐孢子虫检验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直滤法和浓缩法。直接滤膜法对水体中隐藏的寄生虫进行捕捉,并对其进行 DNA提取及 PCR分析;浓缩法就是把许多水样本聚集在一个更小的器皿里来提高隐孢子菌的密度,之后再做相同的处理措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还应综合评价隐孢子虫的检验指标与限度。由于各国或各区域的水质指标不尽相同,所以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测试方式及测试范围,同时对水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控与检查,以保证饮水的安全性

[4]

七、肠球菌检测

肠球菌(Enterococcus spp.)是水体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菌,它的出现与饮用水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通过对肠源性细菌的测试,可以评价人类和动物的饮水中是否有污染。

肠球菌的检测一般是通过常规的细菌培养法进行的。首先,从样品中提取合适的样品,然后把它移植到包含特殊介质的平板上,将血液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温、湿培养。肠球菌能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并能从形态学上对其进行初步鉴别。要证实肠球菌,必须做一些生物化学及生理学方面的试验。试验包括测定氧需求量、厌氧生长能力、碳源利用能力等。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进一步了解肠球菌的物种及数目。

目前,在常规的细菌分离实验中,还可以利用一些新的分子手段对肠球菌进行鉴定。比如,利用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可以对其特异的基因进行鉴定,因此可以迅速、精确地确定其是否为肠球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饮用水源中所含有的微生物进行系统检测,有助于主管机关对目前国内饮水的污染状况及总体水质状况的认识,同时也为有关单位在制定污水处理计划及饮水污染控制计划时,提供必要的资料。另外,有关部门在今后对饮水的卫生状况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对水源的卫生监测,提高居民对卫生用水的生活安全认识,使人民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得到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欣,马红利,丁超凡等.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7):34-37.

[2]扈恩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源的检测研究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食品安全导刊,2023,(23):54-56.

[3]徐新龙,杨杰,李玉龙等.浅析生活饮用水中水质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的结果与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2):103-106+111.

[4]张宁,张燕杰.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1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