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措施分析

周辉

兰州新区土地开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730300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下,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生态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生态风景园林有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营造优质的城市环境。但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受诸多施工因素影响,生态性难以得到全面体现,美观性有所不足。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策略

引言

生态风景园林与园艺、园林存在显著差异,因其偏向于大尺度的景观规划和城市空间设计,因此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更具难度。在城市建设中,生态风景园林作为重要的建设项目,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工作中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能够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彰显植物吸碳制氧和吸滞粉尘的作用。树木植物具有过滤粉尘的功能,在含有大量粉尘气流经过树林的过程中,茂密树冠降低风速,空气中携带的颗粒和粉尘下降,同时树叶表面粗糙,有绒毛或是黏液,能够吸附空气的粉尘,改善空气质量。生态风景园林的树木具有消除细菌和降低温度、消除噪声的作用,如表1所示,树木和植物能够分泌大量杀菌素,消灭粉尘带来的病原菌,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问题。

1.2有助于促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效果,而生态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利用绿地和植物树木等创造美观度较好的景观,净化和美化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改善城市的景观形象。同时,其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促使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

2.1部门间沟通协调不足

为确保各部门间能互相协调合作,合力完成施工任务,必须在施工各阶段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确保施工达到标准要求。但从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现状来看,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存在差异,施工管理科学性不足,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进而导致在施工技术应用、人员配置及设备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并造成施工混乱,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此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的人员众多,因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方法,导致整个施工部门协调力差,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可能强行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改变了原本的设计意图,使施工质量受损。

2.2设计方案不合理

设计方案是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园林的美观、实用和生态性,而设计方案不合理则会导致各种问题和质量缺陷。设计方案不合理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景观布局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合适、工艺不合理、技术难度过大等等。针对设计方案不合理的问题,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和评估,建立专业的设计评审机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其次要注重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建立设计与施工的协作机制,设计方案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难度和施工条件,充分考虑施工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改进,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此外加强团队协作和交流,形成优秀的设计团队,为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更好的设计支持。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3.1完善植物选择与搭配技术

选择植物并非只须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更要实现植物的有效配置,充分考虑配置的植物是否适合在当前园林的生态环境中生长。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气候特点及地质结构,并结合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合理选择植物,确保植物在培育后能健康生长。选择苗木也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如落叶苗木应保证树木根系大小适中,骨架无损伤。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利用合理的种植和移栽手段提升植物的成活率,节约成本。并且可交叉种植多种树木,使园林四季都有绿色植被,从而进一步强化园林的生态性。还应注意植物配置中的色彩搭配,以进一步提高园林的美观度,增强园林观赏性。色彩搭配可依照周边建筑、土地的颜色进行同色系选择,避免色系突兀、矛盾。

3.2完善施工技术的制度体系

构建完善的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制度体系是确保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建议施工企业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其内容应涵盖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统一的标准。制定施工工艺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规定参与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包括施工质量、环境影响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另外需要注意,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项施工工序中的人员职责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价,按照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奖惩,例如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制度和规范应用施工技术,给予一定的激励和奖励,以此提升人员的施工技术应用责任感和积极性。

3.3加强沟通与协调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工种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加强沟通与协调是解决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施工单位应制定有效的沟通计划,明确沟通的对象和内容,并确保及时沟通。例如,在进行地面铺装时,施工方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地面平整度不达标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此外,施工单位还应确立沟通渠道,避免信息传递中断或失误。施工单位还需要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加强沟通和协调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建设。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积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施工单位还应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了解业主的需求和要求,及时处理投诉和意见,提高业主满意度。

3.4健全设计评审机制

设计评审机制应该从施工前期开始,对方案、施工图、材料选型、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评审机制应该由专业的评审小组组成,包括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等多个角色,评审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设计师和施工方,确保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合理性、可行性,材料和设备的可靠性和合适性,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评审应该包括文本评审和实地评审,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专业的技术分析和综合评估,确保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同时,应该建立评审记录和档案,方便后期追溯和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结语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为确保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施工部门应持续探索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措施,强化施工前的设计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施工单位的专业水平,以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铁梅.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3):127-129.

[2]杨晖.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22,4(24):92-94.

[3]朱云峰.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015-029).

[4]徐珊.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园艺与种苗,202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