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浅析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问题

王志辉

庆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745000

摘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经营困难的老旧工业厂区改造为新型商业综合体等主要生产经营模式这也给很多老旧工业用房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当前针对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各级都采取了相应的办法措施体制机制上创新了举措在管理生产模式上逐步完善改进,目前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各项配套消防设施,将消防安全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工作举措努力营造制度健全、装备齐全、设施完善、管理严格的生产经营模式,确保消防环境绝对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消防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重要性;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一、加强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的重要性

(一)实现有限资源的可再生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原有的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都是当时因为政策制度不健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原因遗留的历史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积极推动作用,解决了一部分人员就业问题,有些地段处于市区、经济开发区、县区的核心地段,人员流量大等特点,但目前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安全生产需求,相继省、市两级都出台了关于改造的政策制度,需要我们结合现有的规定要求结合目前的生产经营现状对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不断的升级改造,逐步从各方面制度和设施上进行完善,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营造安全的消防生产环境,促进人员就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曾经的老旧工厂所在地和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如今仍然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宝贵资源近几年发生的火灾起数来看,老旧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占据城市火灾的大多数,不同程度的出现用火不慎、违规生产、设施不全、线路老化、操作不慎等方面的原因,老旧小区主要以手工艺品和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经营为主,具有生产用电、用火频繁,日常人流量很大,长期开放的时间较长等特点,城市工业用房相对目前人员少,生产经营仍在持续进行,各项消防设施陈旧不全,先进的配套设备极度缺乏,都为日常发生火灾隐患埋下伏笔,通过改善主要是减少小火亡人现象的发生,尤其在冬天数量很明显,同时带动周围人群就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对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的影响。

二、目前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针对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省、市两级在管理上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发改、住建、市场监管部门也给与了帮助指导,但体制改革后,消防部门不再参与审批和验收,单位在落实主体责任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一些先天和后天消防安全隐患,下面针对存在的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自身建设条件与地形条件等历史原因问题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都具有自身当时建设的历史局限性原因,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人员意识差、联动机制不够顺畅、道路狭窄、耐火等级低、易燃易爆等特点,有时还会出现断头路情况上方建筑物及电线光缆比较多,有些地理位置属于人流量的集中区域,周围附近人群高度集中,前期的未设置消防通道与环形消防通道,另外街区内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密度高、已有的防火墙或者夹道被破坏、防火间距不足和消防车道不畅等问题。

(二)整体改进要求与现实困难之间的差距。按照上级的方案要求,集中对目前存在的隐患进行整理,但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短板,主要存在有些生产工艺难以改进,有些不能加装目前消防设备,有些防护分区不明显,消防设施安装推进难度大,部分人员思想意识认知不足,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推进缓慢,部分电气设备长期线路改进难,各经营店铺和操作间之间防火分墙、防火分区设置不明显,卷帘设置要求不一,近几年财政形势紧张,需要大量的经费预算,各方面工作推进相对滞后,历史与现实各项因素交叉叠加,导致整体整改效果与现实防火要求之间差距过大,无法满足今天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集中整治效果不够明显。

(三)人员观念意识淡薄,部门之间监督缺乏合力。同单位或行业部门管理,在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上都存在不同问题,消防安全管理不正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实地走访上述地方,普遍存在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人员疏散逃生、设施操作不熟练、消防通道堵塞、违规经营、安全意识不强等现象,心存侥幸心理总认为自己不会出事,对待问题隐患在整改上人浮于事,老旧工业用房设置的消防控制室作用不够明显,生产和安全“两张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甚至违规生产经营,未进行审批验收,内部各类标识标牌安装不齐全,日常的培训流于形式,对内部员工缺乏长期的监管措施,预案制定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未能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熟悉演练,行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

三、提升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改进措施

为切实提升对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

的监管力度借助上级的各项指导措施积极协同各部门共同发力,坚持在主观和客观上不断持续推进,提升队伍的监管质效

(一)针对目前现有的经营场所进行审核验收。各市区、县区消防大队要积极协调配合住建、发改、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所属场所进行一次全方位、全要素的大排查活动,真正做到“底数清 情况明”,对存在违规经营或存在重大问题隐患的单位进行查封,针对可以停业整改的及时下发督办整改通知书,确保所属经营场所全部合规合法,形成部门行业共同监管的工作模式,针对日常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帮扶,面对需要安装防火卷帘、设置喷淋、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就可以进行立即整改,对电气线路、取暖管线等问题协调发改集中力量进行整改,最大限度消除目前苗头隐患,确保正产经营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安全经营生产。

(二)联合相关部门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实行责任捆绑机制。针对重大隐患单位及时提请市委、县委安委办进行挂牌督办,明确各个行业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清单,督促对街区内单位的帮扶指导,在技术指导和监管责任上进行明确,避免相互之间的推诿扯皮和责任边界不清的工作现象。消防行业内部针对人员进行分工,实行片区制的工作模式,重点加强对自身分管范围的日常培训、监督指导、隐患排查,形成完整的工作责任链条,防止责任空转,共同提升监管水平和质效。

(三)加强消防设施配备及培训工作,做好宣传警示教育工作结合市政府为基层办实事工作任务清单,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合理针对老旧小区以及人员密集场所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合理设置微型消防站的数量,定期组织对不放心场所及管理单位的培训指导,逐步完善健全培训指导考核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制作警示教育片,建立定期的提醒约谈办法,灵活运用超市、LED大屏等现在自媒体手段技术加强消防工作的普及力度,合理设置举报投诉箱,重点加强不放心和人员密集场所巡察力度,切实发挥好警示教育的作用,提升服务配套设施的作用。

四、结束语

全面加强对城市老旧工业用房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管力度,需要社会各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配合,坚持在多方面精准持续用力,充分解决好当面困扰监管工作的因素困难,逐步破解瓶颈性问题,确保社会面火灾平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