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尹兰侠

扬州友好医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接受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于自身耐力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2022年度期间所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平均分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研究对象和研究组38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融入了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方面展开对比。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有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接受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研究组患者,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加入早期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肢体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问题的影响,实现医患的相互配合,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功能锻炼;恢复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提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另外,伴随病程的不断发展,癌症肿瘤的影响范围也会逐渐扩大,通过血液、淋巴等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严重的会造成患者的死亡。现阶段,手术治疗是针对乳腺癌患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在术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肌肉萎缩等问题出现的可能,避免出现并发症问题,合理应用科学的干预方法,为患者提供正确健康教育,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医院2022年度期间所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平均分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研究对象和研究组38例研究对象。最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在33-56岁之间,平均为(43.78±2.93)岁,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在31-55岁之间,平均为(44.35±3.12)岁。两组患者的肿瘤分别位于左侧、右侧、双侧几种情况。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能够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指导,为术后患者提供常规健康教育,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需要引导患者,在身体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尽早下床进行自主的肢体活动,恢复机体基本功能。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了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指导。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术后医护人员需要给予科学的肢体功能康复评定,针对不同患者的肌力情况和环节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方法。术后的一周时间为关键的第一阶段恢复期。特别是术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必须要主导患者主动进行轻握拳和屈腕运动,每次需要锻炼十五次以上,每日每天训练三至四次。在手术结束的七十二小时后,医生引导患者开展前臂屈曲训练,每天三次,每次五分钟,控制屈曲角度。在手术后的第四天指导患者进行肘部运动训练,双肘交叉并相互握住,反复地开展保持、松开训练,另外还需要鼓励患者自己完成洗漱、进食等生活行为。患者术后的第二周为第二阶段。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放松肢体,以肩部为中心,在保证身体无疼痛感的同时进行患肢的旋转或者摆动,每天进行九十分钟的练习。另外,延展和抬肩运动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讲尤为关键,患者需将患肢努力抬起,在触碰对策肩峰的同时向耳后进行过渡。患者手术半个月后为第三个恢复阶段。手指爬墙训练作为一种效果较好的恢复训练,患者需要将手指放于墙面,在墙壁上进行手指的上下移动和伸展训练,坚持每天进行三至四次,效果较好。另外,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杂,当恢复情况得到认可后,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加大训练强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耐力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治疗满意度展开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sx±表示计量资料,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耐力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对于乳腺癌这一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最高,效果最好,对于一些需全部切除乳腺腺体的患者来讲,在局部皮肤和筋膜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便会出现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并且在卧床养病阶段,患者的运动耐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此时为了保证患者的肢体运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就需要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运动耐久,避免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临床中,需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常规的基础宣传教育工作,叮嘱患者自主活动肢体,尽早下床,虽然具有一定的康复指导作用,但是对于患者运动耐力的维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来讲此类常规的宣教服务还不够,需要进行逐步的完善和优化。近几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众多医疗学者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积累得大量的工作经验,事实证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应用到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乳腺癌患者来讲,有利于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实现自主的生活和活动。一般情况下,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由于身体出现了变化,一些患者无法接受,再加之肢体活动的影响,治疗的配合性也会有所降低,给予患者科学正确的引导,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努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尽早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当中。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研究组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后,各方面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较好的运动耐力,肢体恢复情况明显,可以完成自主生活,同时还减少了并发症问题出现的可能,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提供支持,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齐小梅,杨英,苏小君,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J].中华乳腺病杂志,2021,15(1):39-42.

[2]刘海娟,杨佩,王雁,等.渐进性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7):893-896.

[3]刘飞,王影新,王悦,等.乳腺癌术后渐进性患肢功能锻炼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5):1981-1986.

[4]李医明,蔡相军,刘洪涛,等.研究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19-20.

[5]方仁桂,王建军,占小平,等.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21):2917-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