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于跃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目的 探究肾结石患者以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75例/组。对照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数据。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中,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恢复数据中,观察组术后VAS得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临床疗效良好,结石清除率高,术式安全性高,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康复。

关键词:肾结石患者;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感;住院时间

前言: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多发病,我国发病率约为1.61%~20.54%[1],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改变,该发病率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临床多通过手术治疗肾结石,可快速、高效清除结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临床可用于肾结石的手术方案也较多,电子输尿管软镜即是腔镜技术发展的产物,属于微创术式[3]。本文即选择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该类结石的临床疗效,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75例/组。

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50.24±6.56)岁,最高74岁,最低30岁石直径(1.35±0.27)cm,最长2.5 cm,最短0.7 cm。

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50.28±6.53)岁,最高70岁,最低28岁;结石直径(1.33±0.29)cm,最长2.4 cm,最短0.8 cm。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确诊肾结石[3]。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手术指征。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麻醉或手术禁忌者。合并严重感染患者。精神异常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具体:患者取侧卧位,常规麻醉,消毒铺巾后,选择腰部适宜位置超声引导下肾穿刺,建立取石通道,而后经通道置入肾镜,以钬激光碎石机碎石并取石。

1.3.2观察组

本组予以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具体:常规麻醉,消毒铺巾,经患者尿道置入输尿管硬镜,探查输尿管并于输尿管中留置斑马导丝,而后沿斑马导丝将置入输尿管镜鞘(11/13F或12/14F);当抵达肾盂下方 2cm时,退出导丝,置入手术器械,以365 μm钬激光光纤粉碎或粉末化结石,将粉碎的小接受应用负压镜鞘或抓钳取出体外,直至所有残留结石均<2 mm,而后退出输尿管软镜,留置双J管。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

统计患者结石清除率,以术后2周影像学检查显示无结石为清除。

1.4.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有肾盂穿孔、邻近脏器损伤、感染、出血四类。

1.4.3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数据

统计患者术后疼痛得分、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得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于术后次日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

对照组中,患者结石清除率97.33%(73例)。观察组中,患者结石清除率98.67%(74例)。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X2=0.3401,P=0.5598;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并发症中,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分次手术率比较(P>0.05)。详情见表1。

表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肾盂穿孔

邻近脏器损伤

感染

出血

总发生率

分次手术

手对照组(n=75)

1(1.33)

1(1.33)

2(2.67)

3(4.00)

7(9.33)

2(2.67)

观察组(n=75)

0(0.00)

0(0.00)

0(0.00)

1(1.33)

1(1.33)

4(5.33)

X2

-

-

-

-

4.7535

0.6944

P

-

-

-

-

0.0292

0.4047

2.3两组术后恢复数据比较

术后恢复数据中,观察组术后VAS得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详情见表2。

表2术后恢复数据比较(x±s)

组别

术后VAS得分(分)

术后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75)

2.65±0.74

15.54±5.16

7.25±1.16

观察组(n=75)

1.87±0.66

14.82±5.08

6.02±1.08

T

6.8125

0.8611

6.7209

P

0.0000

0.3906

0.0000

3.讨论

肾结石是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结石,可导致患者血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若未能及时诊治,还可损伤肾功能,甚至发展成尿毒症,威胁生命安全[5]

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是医学腔镜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利用3 mm直径的细长管镜经患者尿道、膀胱插入,而后以铥激光光纤碎石、取石的技术[6]。本文中,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P>0.05)。便证实了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这是因为,输尿管镜能够自动对焦、放大图像,对结石各个角度进行有效观察,充分明确结石有无残留,从而提高结石清除率。

而观察组术后VAS得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则进一步凸显了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优势。这是因为,与常规经皮肾镜取石相比,该术式可充分利用人体天然的泌尿系统腔道,无需再做切口,对人体损伤更小,故而术后疼痛感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7]。但需注意,电子输尿管镜的操作难度更高,术中仍存在结石移位、水中毒、输尿管穿孔等风险,操作人员需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术式操作需求,提高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良好,结石清除率高,且术式安全性高,还可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争争,王燕. 输尿管软镜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6):68-69.

[2]陈新建,张正彪,张洁祥.浅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1):20,22.

[3]颜春连,席翔,邓林,等. 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对直径≤2 cm肾结石患者近期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200-203.

[4]《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泌尿系结石诊治指南解读(二):肾结石治疗[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1):46-48.

[5]罗继毅,李成山.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KIM-1、NGAL表达水平的影响[J]. 四川医学,2019,40(6):606-610.

[6]邱锦新,许芝彬.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7):37-39.

[7]李峰.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