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研究进展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研究进展应用

牛海峰   邵波 

 山西中电科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发展和管理的有效建议,旨在加强对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研究,明确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的重要地位,不断地完善我国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积极开展队伍建设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研究;建议

方舱医院的载体是医疗方舱,是能够进行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具有医疗和医技保障功能,通常由医疗功能、病房、技术保障等部分所构成,属于模块化卫生装备。方舱医院可以进行临床检验、紧急救治和外科处理,具有较好的机动性,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在我国抗震救灾等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为应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国家卫建委及相关单位于武汉创建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十三所方舱医院,取得了不错的应急救援效果。我国一直都在研究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为进一步推动方舱医院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应当提出相应的装备发展和管理建议。

一、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一)国外方舱医院装备发展

方舱医院最早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由美国率先开始研究和应用医用方舱,是野战医院方舱化道路的开端。当时的方舱医院主要装备由可扩展帐篷、充气帐篷和方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始了方舱医院的研究,该阶段的方舱医院形式开始走向多样化,这些国家研究出采用越野车底盘载运的拖车、半拖车式组合系统。这种方舱医院中设置了四十张床位、安设了一个手术室和两个重症监护室,所运用到的装备有药房、化验室、空调、水电供应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方舱医院的发展更进一步,除上述国家之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开始进行不同类型的方舱医院系统研发,法军实施了模块化卫生团,德国则打造了移动式医院系统,能够根据实际要求来配备不同的科室,致力于多种救治任务。该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方舱医院内部的装备水平也有所提高,逐步走向数字化[1];二十一世纪后,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方舱医院中,使得方舱医院的环境适应能力更高,并多运用一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如地震救援、新冠疫情防治等。美国、德国和俄国在自身国情基础上,于方舱医院中装备了机动野战医疗系统,如美国研制的MASH2000机动外科医院系统,涵盖了手术室、化验室、放射室,并设置了药房、病房。

(二)国内方舱医院装备发展

我国的第一代方舱医院系统是从“九五”以来开始研制,采用的是野外医疗所的运营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技术保障,一部分是医疗功能,另一部分则是病房。该装备配备了二十一台医疗方舱,二十六顶卫生帐篷,并设置了两台发电挂车。通过手动翻板、调平来进行方舱扩展,能够进行远程医疗,具有手术、急救、监护、灭菌等多项功能。第一代的方舱医院系统充分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引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卫生装备中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第二代方舱医院系统的三部分则变为了以下内容:一是收容留治病房单元;二是生活资源保障单元;三是方舱医疗单元。配备了扩展方舱和固定方舱以及VI型折叠式网架帐篷,将这些全部展开之后可形成野外医院,拥有100张床位。第二代方舱医院能够按照伤员的病患情况来进行分类送往治疗,可开展急救护理、临床检验、远程会诊、专科治疗等多个医疗项目。相较于第一代方舱医院来说,第二代方舱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更高,而且机械化程度更深,具有重要的核生化防护能力,不仅统一了方舱规格形式,还完善了方舱医院的信息系统,自主研发了临床检验软件,进一步提升了方舱医院现场和远程的救治效果。“十一五”后,我国对方舱医院的装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不断地提升其装备信息化水平,改造之后的方舱医院中不仅配备了现代化医疗设备,还采用了更为便捷、可靠的扩展方式[2]

二、我国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应用现状

我国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装备主要应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救灾。移动方舱医院在自然灾害救援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后军队到达灾区后,建设了野战医疗方舱,布设了两千张床位,能够有效开展手术、急救、放射等治疗手段,同时也提供了水、电、气等;2013年芦山县地震,同样使用了移动方舱医院来救援,累计收治了一千七百六十人,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另一方面是防疫[3]。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从武汉开始,各个省区城市都建设了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并根据其病症程度进行隔离治疗,取得了巨大成效。国家卫建委为构建平急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做好新冠肺炎感染者分类救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方舱医院的装备配置,制定了《方舱医院装备配置指南》,指出在修舱之后要进行有效的收储调配,减少资源浪费

[4]。其将方舱医院分为了三类:一类是半永久式方舱医院,一类是永久性方舱医院,另一类是临时应急救治方舱医院。该指南中给出了方舱医院装备配置建议清单,包含了医疗装备、非医疗装备两大类,如图1。

图1 方舱医院装备配置清单

三、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发展和管理的有效建议

为推动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装备发展,实施有效的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国范围内都应当预设应急医院救援方舱医院装备,并建设相应的救援队伍,以便于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是公共卫生时间。发挥国家领导作用,军队推进,进一步完善方舱医院装备体系;二是要基于第二代方舱医院装备体系,结合当下的救援需求,积极开展方舱医院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不断地丰富方舱医院的功能,完善各项单位体系,增设专科治疗、卫生防疫治疗等单元;三是要明确方舱医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统一方舱医院建设标准,制定各方认可的医疗装置配置清单,充分发挥单位库存优势,确保医疗装置能够迅速配备到位。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加强彼此之间的通信,形成资源共享,制定完善的联动响应机制[5]。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求其规范使用医疗装备,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应当加强对应急医学救援方舱医院装备的研究,需基于实际需求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以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要充分了解我国方舱医院的发展历程,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以进一步完善方舱医院的功能,丰富方舱医院装备类型。

参考文献

[1]王旭,顾志冬,尚寒冰,于平,裘卫宇,张徐婧,景峰,杨之涛,毕宇芳,陈尔真. 特大型方舱医院医疗装置配备与管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09):1238-1241.

[2]郭潇雅. 勇担抗疫使命  重塑医卫体系[J]. 中国医院院长,2020,16(24):42-45.

[3]张学,王秀梅.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方舱医院手术车的设置与管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1):69-70.

[4]李巍,张硌,张鹏,荆斌. 应急医学救援机动保障平台的设计与研发[J]. 中国医学装备,2015,12(07):29-33.

[5]谭树林,赵秀国,段德光,侯世科,张文昌,任旭东,韩俊淑,牛福,刘亚军,崔向东,武超,苏琛,刘志国,吴文娟,苏卫华. 武警方舱医院研究与设计[J].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