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3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伊欣

身份证号:230105199002040315

摘要:目前,国家已经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使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真正达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对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进行科学改造。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当前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以期探索出一条提高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国土整治;生态修复转型;环境保护

1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概述

1.1模式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项关于国土空间的战略性政策,并且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要想与这一战略方针相配合,相关部门要围绕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各项工作要务,制订出更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以推动各项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综合治理”的层次上,应从整体规划和系统分析两方面来把握各区域的实际状况。坚持因地制宜,制订更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和工作方案。在生态修复这个层次上,更要推动生态环境的高效建设,强化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策略,对特定的修复工作方式进行优化,使整个的生态修复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1.2辩证思考

从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角度来看,具有非常密切的辨证关系。首先,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综合治理是指要强化土地利用的最优配置,并对现有的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地的整体使用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才能营造出一个更为和谐、更为安定的生态环境。而在生态恢复上则着重于,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从体系上看,两者在局域和体系上的联系也特别密切。可以看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局部和系统两个方面,对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工作需求进行分析,并明确今后的工作实践方向。除此之外,还要从将工程和生态进行有效结合的视角出发,既要重视对工程项目的发展和建设,又要从对生态功能进行修复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使各项工程事业能够得到切实、可持续的发展。在明确了这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之后,相关部门要从现实出发,对目前各项工作进行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认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介入。

2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分析

从现有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来看,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总体来说,从工作思路上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对国家当前所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战略要求的关注不够,所把握的相关政策内涵也不够详细,造成了在规划上表现出了思维方式相对滞后,与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需求。也正是由于当前人们的思维方式较为陈旧,使得各种空间规划工作很难进行下去,例如决策者不能完全执行既定规划,随意修改规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在工作方案的编制和布置方面,还不是很完整,也不是很详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当前所建立的工作计划体系在内容模块的设置上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因此,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在国土资源的经营上,相关工作还不够完善。没有从国家的战略性政策的视角来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由此产生的综合治理和修补工作机制也不完善。结果就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下,还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与国家当前所提出的资源节约战略理念不符,也会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建设产生一些影响。

3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转型的重点

3.1划分重点区域

在对重要地区进行辨识与划分时,要对资源的各种元素的特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对生态系统、自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着重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恢复。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价值、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以及区域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其中,主要版块的划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评价:对生态环境进行卫生质量评价,并对其进行优先保护,对其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价。(2)生态恢复目的: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生态价值提升等生态恢复目的。(3)划分区域:依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及生态恢复目的,划分区域内主要区域,包括生态敏感区域、生态重要区域等。(4)生态恢复对策:提出了一些特殊的恢复对策,包括:退耕还林,污染源治理,生物多样性恢复。(5)管理制度:为确保生态恢复工作的顺畅进行,并对其进行长效保护,制定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制度。确定区域范围是实施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一个关键步骤,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保证区域范围的科学合理。

3.2整修整个项目

在国土治理和生态恢复中,制定全要素整修战略是重要一步。对多种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是科学制订全要素改造策略的前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特征,对各项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实施,才能加快项目进度,实现项目的最大效益。制定维护计划时,不能笼统,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比如,在矿产资源的修复方面,重点是对受损的矿床进行修复,对受损的矿床进行修复,对受损的植被进行修复;在运营中的矿井,要强化其对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整治的主体责任,采用边挖掘边处理的方法,保证在停止生产的同时,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土地整理和恢复是一项规模大、技术难度大、类型多样、见效慢、工期长的工作,所以在进行土地整理和恢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体和局部、现在和将来、整修和选择的关系。

4国土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转型面临的问题

4.1技术支持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方面,缺少与之配套的环境监控与评价体系,使得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修复程度亟待提升。我国目前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由于过于注重工程进度与投资,忽视了工程的本质目的,缺乏对工程效益的客观评价。从技术支撑角度来分析,目前国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一些工作人员对3S、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不当,导致土地整治与修复技术数据匮乏;二是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根据实测数据制定出一系列的治理与恢复技术标准,其实践意义不大。

4.2存在制度缺陷

(1)治理主体功能划分不清晰:治理主体间没有清晰的划分,致使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充分,治理主体之间很难实现治理主体的高效实施。(2)技术支撑薄弱:有关研究单位缺少技术支撑。(3)监督不足:监督力度不足。(4)经费不足: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经费不足,很难保证对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需要。(5)法制不完备:缺少一套完备的法制制度,很难保证治理方案的实施。还有就是后期管护不足,存在验收人格入库后当地政府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偶有再次荒芜、破坏的现象,应以制度确定管护责任。要有效地改善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现状,就必须强化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管理体制,提高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效率。

4.3土地治理观念滞后

在国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进程中,由于土地治理思想的滞后,导致了在实践中,其目标、政策和技术都无法跟上环境和社会的发展步伐。首先,现有的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与技术与现实的要求不相匹配,不能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同时,由于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相关政策、法律、规章,在执行时也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不能得到完全、高效的实现。在本质上,国土空间就是一个由各个地区的生物和现实生活空间之间的联系而逐渐构成的生态网络,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整体角度对土地的治理和恢复进行思考。在进行土地整理时,部分部门只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整理与修补,造成了土地整理与生态修复的支离破碎。在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过程中,过分重视修复项目的重建,而忽略了对生态修复项目的调研和评价,这说明在新时代要继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若在管理理念上落后,则会极大地影响到国土管理与生态修复的效果。

5国土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转型策略

5.1强化系统思维,推进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全域实施

相关单位应改变其传统的、陈旧的管理观念,强化其有效的系统化思维。推动国土整治、生态修复各项工程要全面覆盖并贯彻执行,从而提升了总体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水平。首先,必须对“人生共同体”这一理念的理念意蕴作出较为完整的阐释与剖析。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向,推动了各项工作要事的顺利实施。要从整体性和完整性出发,对目前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要务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进行分析,遵循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控制工作目标。更要将其与认识到的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树立科学的“工程化”治理观,由“局部化”向“全局化”转变,建立较为完备的“工程化治理观”。切实落实全过程治理思想,确保所进行的治理工作要更全面、更系统。也可以对不良的风险隐患进行规范控制,从而推动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在实施全局管理与控制工作要点的进程中,相关单位要对各地区进行科学的分区。根据行政化、条块化的管理原理,对管理工作进行了高效的分析,明确了管理工作的具体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政府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在这一思想的支持下,要结合国家所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战略要求,按照全空间统筹的指导原则,对国土空间展开横、纵多个层面的规划与重构。确保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规范化,并与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相一致。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这一政策的指引之下,对特定的管理工作因素进行了综合,并对自然、经济、生态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明确了下一步的协同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行动的方向。更要按照全周期的管理理念,对在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特定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动态调节、管控为原则,制订出更具可行性的管理工作方案。要强化多个方面的合作,使基层政府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使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要实现基层政府的管理有效整合;以全方位的财务资源为基础,推动所有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5.2提升理论体系,激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新动能

相关部门一定要从理论上入手,把更先进、更有力的理论政策引入进来。并将其用于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等重要工作,以赋能各类治理工程高质量落地。首先,需要从土地和空间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国家在粮食、生态和经济等方面制定的各项重大发展任务中的战略目标进行剖析,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按照全过程、全方位的治理原则,制定出更多的治理理论以及更多的行为准则,来确保每一项工作要事的实施变得更有条理。其次,我们需要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适用范围、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变得更有说服力,从而让我们的研究变得更具科学性,从而推动我们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要切实落实“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此外,在推进这一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策略性、整体性的谋划。强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并围绕新形势下所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展开系统的研究。并从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综合集成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深入的改革。

5.3加快推进国土治理和生态恢复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我们需要增强对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理解,从整体上增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效果。首先,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管理,使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工程得到更好的执行。其次,要加大对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与技术支撑力度,以提升工程的效率与品质;为推进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工程,增加投资,加速工程建设。要强化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工程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的有效率、有序化、法制化。鼓励全社会参加土地整理和恢复工程,提高全社会对土地整理和恢复工程的重视和支持。

5.4激发活力,促进国土和生态恢复

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有关部门不仅要及时制定并健全相应的国土环境管理战略计划,而且要推动该计划的执行与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科研力度,促进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的科技运用;其次,对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工程进行评价,对工程实施的影响与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三是大力开发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等方面的技术,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益与品质。其次,要加大土地整理与生态恢复方面的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工程实施水平。最终,为了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将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式引进到国家层面上,从而提高国土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总体水准。

5.5改善国土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效果

要想切实地增强土地管理与生态修复的成效,必须要加大对土地管理与生态修复的投资力度,并利用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引入资金,这是提高土地管理与生态修复的质量与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要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土地利用与恢复的评价与规划,并要建设与健全土地利用与恢复的监控系统,以确保土地利用与恢复与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确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化的规划,确保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引进国际上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手段,不断完善治理和生态恢复技术;要构建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大监测力度,确保监测经费的充裕;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为治理和恢复提供法制保障。

结语

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作为一项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其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美丽中国。伴随着社会和国家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必须实现理性的转变,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更加科学的转变对策和转变方式,从而推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培荣.国土整治中关于土地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的问题与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0):117-119.

[2]高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修复[J].智能城市,2023,9(04):84-86.

[3]刘培红,李新卫,唐伟等.基于融合机制的山东省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05):37-41+45.

[4]孙耀鹏,张迅,周忠发等.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析——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02):121-123.

[5]谭蓓,赵祥祥.空间规划编制下的道县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J].学术与实践,2022(02):76-84.

[6]何亚龙.国土空间规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以陇西县农业空间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40(08):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