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何良英1  阳花红2通讯作者

1.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5300

2.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4253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县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流行病学规律,并针对流行病学规律开展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和探讨。结果: 手足口病发病多在3~6月及9~11月之间,1月发病较少,在3~6月份的时候发病较集中,7~8月减少,9~11月又上升,12月发病又减少。结论: 各相关部门需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才能提高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控制能力。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此病在儿科中较为常见,且传染性强。手足口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则极易引起局部暴发和流行。因此,尽早发现、诊断和及时治疗、控制手足口病,对患儿的预后及治疗有促进作用2。本次就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县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县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829例手足口病病例为研究对象。829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556例(占67.1%),女性患儿有273例(占32.9%),年龄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0.5)岁。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发热、食欲不振,手、足与口腔黏膜及肛周等其它部位皮疹或疱疹等症状,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进行诊断。

1.2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县人民医院诊疗的82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这些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Excel表格分类患儿性别情况、发病时间、人群分类、所处地区等信息,进行汇总,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3观察指标

把进行分类统计后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各项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人群分类和所处地区信息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3】,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同时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情况 

2.1.1时间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多在3~6月及9~11月之间,1月发病较少,在3~6月份发病较集中,7~8月减少,9~11月又上升,12月发病减少。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道县2018-2019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n=100)

时间(月)

发病例数(例)

所占比例(%)

1月

35

4.2

2月

31

3.7

3月

66

8.0

4月

113

13.6

5月

116

14.0

6月

76

9.2

7月

66

8.0

8月

52

6.3

9月

99

11.9

10月

73

8.8

11月

64

7.7

12月

38

4.6

合 计

829

100.0

2.1.2 性别分布  本次分析的829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患儿556例,占总病例数的67.1%,女性患儿273例,占总病例数的32.9%,男女性别比为2.0:1.0,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2.1.3年龄分布  本次研究的829例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年龄最小的为7个月,最大的为12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78.3%,4~6岁儿童的发病率较低,6岁以上学龄儿童发病更少,详细情况见表2 。

表2   道县2018年-2019年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岁)

发病例数(例)

所占比例(%)

1岁及以下

409

49.3

2 岁-

240

29.0

3 岁-

104

12.5

4 岁-

44

5.3

5 岁-

18

2.2

6岁及以上

14

1.7

合  计

829

100.0

2.1.4人群分布  829例患儿中有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及其他等,观察各儿童之间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发现,散居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托幼儿童其次,详情分布见表3:

表3   道县2018-2019年手足口病发病人群分布情况

人群分类

发病例数(例)

所占比例(%)

散居儿童

784

94.6

托幼儿童

34

4.1

学 生

10

1.2

其 他

1

0.1

合 计

829

100.0

3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目前没有预防效果较佳的疫苗,而且又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只能是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到目前为止,仍然以预防控制为主4】

本次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而6岁及以上儿童的发病率较低;发病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手足口病发病多在2~6月及9~11月之间,一月发病较少,在2~6月份的时候发病相对较集中,7~8月减少,9~11月又上升,12月发病减少。对不同人群发病进行观察,散居儿童的发病率最高,托幼儿童的发病率其次,学生及其他人群的发病率为最低。由以上特征可见,手足口病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及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均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早预防”。具体来讲,包括两方面的措施:

(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儿童的家长要对儿童进行卫生管理并对儿童的各种用品进行必要的清洗、暴晒和消毒;同时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

(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要立即报告,并及时送诊,并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还应积极主动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的其它各项措施。

最后,还要扩大手足口病防控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手足口病发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尽早达到家喻户晓。

综上所述,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必须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各有关单位、各有关部门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将感染范围控制在最小区域内。更有效地阻断手足口病的传播,进一步达到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国家卫建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第9版,

【2】苏艳,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临床预防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1-72.

【3】李晓松,陈峰等, 卫生统计学,国家卫建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8月第8版,

【4】沈洪兵,齐秀英,流行病学,国家卫建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第9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