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

刘骅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   江苏省东台市 224200

摘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医疗管理的重要议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管理手段,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提高效率和质量,成为卫生机构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应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涉及到技术、管理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通过深入研究,为医疗机构在信息化时代下更好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背景;信息系统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信息化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更加精准和科学。其次,通过信息化手段,医院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分配和监控各类资源,包括财务、人力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全面预算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响应医疗服务需求的动态变化,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体验和满意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引发的挑战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严峻的信息化引发的挑战。首先,由于医疗机构存储大量敏感患者信息,这些数据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目标,导致患者隐私泄露,甚至医疗机构面临勒索软件威胁。其次,由于不同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难以无缝衔接,导致数据孤岛问题,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中各项数据的共享与整合。例如,某医院的患者信息数据库与财务系统之间存在的数据不一致,导致了医院对资源分配的误判,影响了全面预算的准确性与实施效果。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医疗机构采取有效手段,以确保信息安全和系统协同性。

(二)管理层面的难题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着严重的管理层面难题。首先,医务管理层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导致整体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这使得在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管理层未能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的战略重要性,从而影响其有效实施。例如,某医院管理层对全面预算只停留在财务层面的认知,忽略了其在资源整合和绩效评价方面的综合价值。其次,管理层在预算制定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操作层面的情况,导致制定的预算方案难以贴近实际需求。例如,医院制定的某部门人力预算并未考虑到实际患者量的波动,导致执行中人员不足,影响了医疗服务的顺畅进行。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医院管理层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培训与认知,并加强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沟通协调。

(三)技术层面的困扰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对着严峻的技术层面困扰。首先,许多医院的信息系统存在老旧的硬件和软件,难以满足当今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例如,某医院的财务信息系统使用过时的版本,无法兼容新的全面预算管理软件,限制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升级。其次,医疗信息化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但由于技术人才短缺,医院往往难以找到足够合格的专业人员。例如,一些医院在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后,因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无法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

三、优化策略

(一)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为了解决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成为一项关键优化策略。首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效能。通过云计算,医院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存储和快速分析,并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例如,某医院利用云计算平台,成功整合了患者病历、医疗费用等数据,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程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其次,智能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提高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自动化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系统可以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一些医院引入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智能调整预算分配,实现了更灵活、精准的资源管理,提升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总之,通过引入这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医院可以更好地应对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精确度,从而实现更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加强管理团队的培训

1.预算管理理念的培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务管理层需要深刻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以推动其在医院内的有效实施。首先,通过定期组织预算管理培训课程,医院管理层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概念,包括成本控制、资源分配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练,管理团队能够更好地掌握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技巧,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知。此外,培训还可以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使管理团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环境。综合而言,加强管理团队的培训是实现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成功的关键一环。

2.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与普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预算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层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灵活应用新技术,从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例如,一些医院通过定期的新技术培训课程,使管理团队了解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智能财务软件等。同时,这些培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注重实际操作,可以帮助管理层熟练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的预算管理问题。通过培训与普及,管理层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对医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益和精度。因此,加强管理团队对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与普及,不仅有助于提高管理层的信息化素养,还能够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挑战。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体化体系是关键的优化策略,这体系涵盖了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估,以确保整个过程的紧密衔接与协同。首先,预算编制的一体化意味着财务、人力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数据集成,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实现全面数据共享,这样的一体化编制过程有助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例如,某医院通过整合临床数据和财务数据,建立了一体化的预算编制系统,使医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能够共同参与预算的制定,确保了医疗服务和财务目标的一致性。其次,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包括实际支出、绩效监控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步。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医院可以实现对各项支出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调整措施。例如,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后,某医院实现了对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追踪,通过警报机制及时纠正了资源超支和效益低下的问题。

四、结论

在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面临数据安全、管理团队培训不足、技术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优化策略,如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加强管理团队的培训,培养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并建立一体化的预算管理体系,这些策略有望在信息化时代下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更科学、高效地运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持。综合而言,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是医疗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卫生服务优质提升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徐菲菲.信息化背景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措施[J].财会学习,2023,(32):68-70.

[2]刘英杰.公立医院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建议探讨[J].商业2.0,2023,(30):13-15.

[3]王勤.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J].商讯,2023, (2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