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电力职业培训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工匠精神融入电力职业培训的路径

刘燕林

摘要:电力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电力行业“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关键词:工匠精神;电力企业;职业培训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国技能人才和工匠的培养,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11月24日,国家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热爱、勤劳、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劳动模范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风雨无阻的强大精神动力”。提出并重视工匠精神,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代电力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电力行业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达到短期内快速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双重效果,实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目标,将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理论与实践、学做结合。

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

成才需要功德,需要行业广泛。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发扬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精工细作,敬业奉献,体现了工人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的优秀品质。不断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成为电力行业传承传统技能、攻关新兴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的先行者。弘扬工匠精神,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理念融入电力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质量、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弘扬工匠精神,以质量的提高促进数量的提高。电力企业正以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方式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工匠精神是工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是在工匠精神和道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是工匠精神在“德”的维度上的基本要求,包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自我扬弃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

二、工匠精神融入电力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对自己的工作坚持、专注、精益求精。国家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弘扬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工匠精神是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是一种职业思想、态度和操守,体现为尊师重道、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素养是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综合表现,它注重极高的自我挑战和自我控制。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电力企业职业培训实力的竞争。面对新的任务和要求,将工匠精神的要求融入电力职业培训中,既能充分发挥边培训边提高技能的优势,又能激发受训者不断挑战自我、主动学习,还能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修养。将工匠精神融入电力职业培训,有助于教育引导学员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员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各项技术技能培训,从而有效提升学员的职业素质,激励员工走成才之路、技能报国之路。

三、电力职业培训融入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立足德育,发挥职业培训基地的主阵地作用。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包括敬业、专注、精益、创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

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职业素养的基础,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用行动诠释职业道德的内涵。

坚持以德育人,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为载体,推动工匠精神培育向重视教育转变,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先进企业、行业先进人物和国外知名工匠的事迹,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大国工匠,通过及时向学生宣传工匠精神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德艺双馨”。

高手过招的有效手段。“工匠精神”是工匠突出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蕴含着追求突破和创新的创新内涵。注重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企业培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努力超越、追求卓越、认真努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员工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高目标、高素质、高技能的支持体系。

(二)以联合培养为主线,拓展“工匠精神”培养渠道。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小到一个五金件、一个电缆接头的制作,大到卫星、火箭、高铁、航母、水电站的锻造,都离不开匠人的匠心。依托企业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将工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有效融入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学员的学习和思维与实际岗位无缝对接;依托双师型团队,让企业的能工巧匠走进培训课堂,传授实践经验和企业文化;将工匠精神要素充分融入培训体系和培训考核标准,满足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特色人才的需求,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平台和“土壤”。

(三)以职业技能为切入点,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电力职业培训融入工匠精神。根据不同层次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理念的要求,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塑造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形成工匠精神培育、使用、评价和考核的保障机制。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步形成。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文化重构、源头培育、社会滋养,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让工匠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优秀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全面思考、多角度思考、多层次考量工匠精神和文化,将工匠精神和文化全面融入培训教学活动,做好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全方位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培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现实需求,也是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力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职业培训上,要全面落实以德育人任务,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力企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电力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与工匠精神的深度融合,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1]温彩燕.顺势而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2022(24):154-156.

[2]许文革,张维勇.工匠精神融入电力职业培训的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2(12):39-40.DOI:10.19429/j.cnki.cn11-3776/g4.2022.12.030.

[3]邝东海,贾天昊,邱冠武等.新技术革命下的场景式电力职业培训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37):232-233.

[4]王姗,刘乔玲.职业培训中心特色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1(08):40-41.DOI:10.19429/j.cnki.cn11-3776/g4.2021.08.017.

[5]王吉平,罗辉.坚持特色育人 深化“教培一体”——专访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国网湖北电力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王铁街[J].中国电力教育,2019(11):24-27.DOI:10.19429/j.cnki.cn11-3776/g4.2019.11.012.

[6]周艳红.一体化电力企业职工教育与安全培训体系的创新实践[J].智库时代,2019(42):27-28.

[7]徐家恒,牛文东,荣潇等.电力职业培训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21(06):78-80.

[8]刘琼.电力职业培训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201.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2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