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技术探讨

苏苗从

浙江从恩塑业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要:PVC薄膜是一种合成材料,它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由于在生产时加入了其他特定成分而具有很好的耐热性,韧性和延展性,因此PVC薄膜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且被广泛应用,PVC 薄膜在加工生产时需要先将各种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最终得到所使用的PVC薄膜,传统的原料混合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生产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提供一种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用来解决混合搅拌速度单一且装置不便安装拆卸的问题,提高PVC薄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原料混合过程。

关键词:PVC薄膜;混合搅拌速度;混合装置;安装拆卸方便

引言

PVC薄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材料,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各种应用领域,如包装、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在PVC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原料混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中,原料混合装置在PVC薄膜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混合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到PVC薄膜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研究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PVC薄膜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需要对PVC薄膜用原料混合装置进行研究和改进。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混合装置的性能,实现PVC原料的均匀混合,同时降低能耗和占地面积。

1.传统混合装置搅拌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PVC薄膜原料混合装置搅拌方式较为简单,搅拌速度固定,无法根据实际中搅拌腔内原料的多少和原料颗粒的大小来调节搅拌的速度,使得搅拌不充分,且传统的混合装置大多固定连接,不易安装拆卸,搅拌叶单一。现有PVC薄膜生产中,原料混合装置存在混合不均、能耗较高、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传统的混合装置无法满足PVC薄膜生产的高质量要求,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能耗较多,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生产成本。

2.PVC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技术方案

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进料口的外表面底端焊接有混合箱,且进料口的下端与混合箱上表面的圆孔相连通,混合箱的外表面右侧下端焊接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与混合箱外表面右侧下端的圆孔相连通,出料口的右侧焊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出料口右侧的圆孔相连通,混合箱的内表面底端圆孔焊接有套筒,且混合箱的外表面底端焊接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中心开设有圆孔,且支撑台的下表面焊接有四个脚架,支撑台的下表面焊接有保护箱,且保护箱的右侧开设有圆孔,保护箱右侧的圆孔穿插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右端轴承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上部顶端焊接在支撑台的下表面,且第一旋转轴的右侧顶端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圆孔内轴承连接有摇杆,且第一旋转轴的左侧顶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通过齿的啮合作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的下端外侧轴承连接有

第一套环,且第一套环位于第二锥齿轮的上方,且第一套环的外表面焊接有三个固定杆,且固定杆的顶端焊接在保护箱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套筒的内部伸出套筒的顶端,且第二旋转轴的顶端套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表面焊接有三个悬臂,且悬臂的底端焊接有扇叶。支撑台的上表面焊接有三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支撑台上表面的边缘位置。第二旋转轴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且第二旋转轴上表面的盲孔内插有斗型帽。斗型帽的下表面的边缘的圆直径大于套筒外表面的直径。第二旋转轴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三个槽口,且第二套环内侧卡接在第二旋转轴的槽口中。

3.PVC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

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如图一图二所示,包括进料口1,进料口1的外表面底端焊接有混合箱2,且进料口1的下端与混合箱2上表面的圆孔相连通,混合箱2的外表面右侧下端焊接有出料口3,且出料口3与混合箱2外表面右侧下端的圆孔相连通,出料口3的右侧焊接有出料管4,且出料管 4与出料口3右侧的圆孔相连通,混合箱2的内表面底端圆孔焊接有套筒5,且混合箱2的外表面底端焊接有支撑台6,支撑台6的中心开设有圆孔,且支撑台6的下表面焊接有四个脚架8,支撑台6的下表面焊接有保护箱9,且保护箱9的右侧开设有圆孔,保护箱9右侧的圆孔穿插有第一旋转轴10,且第一旋转轴10的右端轴承连接有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的上部顶端焊接在支撑台6的下表面,且第一旋转轴10的右侧顶端焊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下端圆孔内轴承连接有摇杆13,且第一旋转轴10的左侧顶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 14,第一锥齿轮14通过齿的啮合作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且第二锥齿轮15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旋转轴16,第二旋转轴16的下端外侧轴承连接有第一套环17,且第一套环17位于第二锥齿轮15的上方,第一套环17的外表面焊接有三个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的顶端焊接在保护箱9的内表面,第二旋转轴16穿过套筒5的内部伸出套筒5的顶端,且第二旋转轴16的顶端套有第二套环20,第二套环 20的外表面焊接有三个悬臂21,且悬臂21的底端焊接有扇叶22。

aff8fd14f8dc6ab6b17b8e04e6819b5

支撑台6的上表面焊接有三个限位块7,且限位块7位于支撑台 6上表面的边缘位置,其作用为保证混合箱2在支撑台6的上表面,避免在原料搅拌或该装置倾斜时混合箱2脱离支撑台6的上表面。第二旋转轴16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三个槽口,且第二套环20 内侧卡接在第二旋转轴16的槽口中,其作用为将第二套环20固定在第二旋转轴16的槽口中,使得第二套环20与第二旋转轴16可以同步转动,且利用两者卡合的方式,便于安装拆卸,使得该装置更具灵活性与操作性。扇叶22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皆倾斜一定角度,且扇叶22在混合箱2内部,其作用为使得在原料进入混合箱2内腔后,扇叶22 可以充分地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提高该混合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1704604954875

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将待混合的原料依次从进料口1倒入混合箱2的内腔中,摇动摇杆13,由于连接板12与摇杆13轴承连接且第一旋转轴10与连接板12焊接固定,带动第一旋转轴10作轴向转动,同时焊接在第一旋转轴10顶端的第一锥齿轮14作轴向转动,第二锥齿轮15通过齿形的啮合作用而旋转,带动第二旋转轴16旋转,第二套环20与第二旋转轴16的上端卡合,第二套环20同步转动,从而扇叶22在混合箱2内腔中不断旋转,进而拨动原料,使原料得到充分混合,待原料充分混合后,原料从出料口3和出料管4进入下一道工序,操作到此工作结束。第二旋转轴16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且第二旋转轴16上表面的盲孔内插有斗型帽19,其作用为避免从进料口1进入的原料落入套筒5内部,防止原料对该装置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且避免不必要的原料浪费。斗型帽19的下表面的边缘的圆直径大于套筒5外表面的直径,其作用为使斗型帽19的外表面完全遮盖住套筒5的上表面,避免从进料口1进入的原料落入套筒5内部,防止原料对该装置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且避免产生一定的原料浪费。

1704605109242

4.新型混合装置的有益效果

该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设置有进料口、混合箱、第一旋转轴、连接板、第二锥齿轮、第二旋转轴、第二套环和扇叶,将待混合的原料依次从进料口倒入混合箱的内腔中,摇动摇杆,由于连接板与摇杆轴承连接且第一旋转轴与连接板焊接固定,带动第一旋转轴作轴向转动,同时焊接在第一旋转轴顶端的第一锥齿轮作轴向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齿形的啮合作用而旋转,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套环与第二旋转轴的上端卡合,第二套环同步转动,从而扇叶在混合箱内腔中不断旋转,进而拨动原料,使原料得到充分混合,根据进入混合箱内的原料多少和原料颗粒大小来控制摇动摇杆的速度,解决了对混合原料搅拌的速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使得搅拌更加充分。该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套环,第二旋转轴的上表面边缘开设有三个槽口,且第二套环内侧卡接在第二旋转轴的槽口中,第二套环可随时取换,解决了传动混合装置安装拆卸取换不便的问题,使得该原料混合装置更具灵活性与操作性。

结语

本文针对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装置。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混合装置的性能,实现了PVC原料的均匀混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新型的混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有利于提高PVC薄膜生产线的整体效率。总之,改进的PVC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为我国PVC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薄膜生产中防止薄膜粘连应用研究[J].张立伟.中国设备工程,2020

[2] 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综合评估[J].热孜万古丽·玉努斯.化工管理,2017

[3]我国PVC供求分析及其原料路线多样化[J].刘自珍.中国氯碱,2004

[4]PVC生产中循环水泵的节能改造[J].张继军;吉建红;马致昌.聚氯乙烯,2017

[5]高性能PVC管材用的纳米活性碳酸钙的研制[J].谢忠;甄兴新.广东化工,2021

[6]电石法PVC生产节能改造[J].王宏叶;赵长森;贾晓伟;钱荧辉;牛强.聚氯乙烯,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