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人为因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影响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人为因素及对策

刘东海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三公司 610000

摘要地铁行车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重视人的控制,本文通过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性的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解决由于地铁列车运行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从健全安全操作制度、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强化驾驶员的调度和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加强地铁安全检查的若干措施,突出对驾驶员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地铁列车;安全运行;人为因素;对策

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哪些人为因素,对地铁列车的运营安全性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对地铁列车的运营安全性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排除人为方面的影响因素,这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为因素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产生的影响

(一)地铁列车司机方面因素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

在轨道交通中,驾驶员是保证列车安全的关键,当前,一些驾驶员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不高,在应急事物处理和现场判断上出现错误,无法对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引发了危险事故。另外,驾驶员自身管理不严,存在驾驶打瞌睡,驾驶时玩手机,驾驶行为不规范等现象。虽然地铁部门对驾驶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但是,上班时间玩手机、打瞌睡的情况还是有的。在地铁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疏忽大意,也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驾驶员在驾驶时没有对信号降阶方式进行有效的总结。当前,国内已基本实现对轨道交通的自动化监测和全程无人驾驶,但当列车发生信号质量下降时,驾驶员仍需通过自身的操纵来进行行车,容易引发事故。

(二)其他岗位因素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

1、行车调度指挥员。地铁调度指挥岗位是地铁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岗位,其中包括电力调度、行车调度和环保调度三个重要方面。其中,行车调度在整个铁路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负责每天的行车图的定制和计划列车出发时刻的安排。行车排班的工作十分重要,准确性对于保证列车平稳行驶至关重要。行车排班人员需要根据运营计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时刻,保证列车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这需要他们考虑到各个因素,如车辆状况、乘客流量、站点间距离等等,制定出合理的行车图。如果运行计划有所偏差,很可能导致列车发车时刻的不准确,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行车调度人员需要时刻关注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行车图,确保列车能够准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岗位密切合作,如信号调度员、站务员等,确保列车运行的顺利进行。除了行车调度,地铁调度指挥岗位还包括电力调度和环保调度。电力调度人员负责监控地铁供电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他们需要随时应对电力故障和突发状况,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行。环保调度人员则负责监控地铁的环境指标,如空气质量、噪声等,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保障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2、列车维修人员

列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乘客和运营单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方面,列车维修人员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任务包括维修、检查等工作。首先,详细的维修和检查工作可以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列车作为长时间运行的交通工具,其中各个部件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性。只有经过维修人员细致入微的检查和维修,才能保证列车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进而减少人员乘坐过程中的风险。维修人员的不专业、马虎以及疏忽等问题都可能对列车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维修人员需高度负责和认真对待工作,确保维修过程符合标准,杜绝偏差出现。除了列车维修人员,其他工作岗位对安全运行也有一定影响,这一点需要被正确认识。列车驾驶员、调度员以及服务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技能水平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只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在分析影响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因素时,可以采用事故因素的格式。这种格式包括人因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并对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将维修人员的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进行考虑,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和掌握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乘客和运营单位的安全。

二、加强地铁列车运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其既能为人们提供安全、便利的公共交通,又能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地铁的行车安全性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轨道交通的安全不仅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着企业的形象,保障地铁行车安全的职责也随之加强,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以最大的诚意为广大市民提供周到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样既可以使地铁公司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消除地铁列车运行人为因素安全隐患的措施方法

(一)完善安全运行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地铁行车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地铁行车安全管理体系,要完善地铁行车安全管理体系,实行驾驶员、调车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一定要制定严密的安检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部位、人员的安全巡查与监管,做到安全巡查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对安全事故应建立相应的分析体系,通过对以往安全事故的剖析,从重视人的原因着手,总结出事故中存在的制度缺陷、操作不当和人的过失,建立驾驶员、调度、车站三方联动管理体系,将三个环节的控制与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二)加强司机调度监控,消除不良因素制约

实现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实时监测,通过使用地铁无线通讯系统监听驾驶员与调度联络信号,并将驾驶员及列车的运行状态实时反馈给中心指挥中心。加强对关键节点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对关键人物的不良因子进行通报并予以改正,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对调度中心有关人员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巡视、暗访等手段,对有关人员进行监管,出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避免因人为事故造成的事故。

(三)强化地铁安检措施,防止人为袭击破坏

加强地铁安全检查,禁止旅客携带危险物品,杜绝人为攻击和破坏的隐患,这是地铁安全检查的根本目的。地铁里的人太多了,又是在狭小的空间里,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则危险性极大。尤其是在目前反恐的关键时期,打击恐怖分子的气焰,已成为地下铁道机关清除治安隐患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此,地铁站应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铁道部门应该制订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安全事件处理计划,并且要为地铁员工提供专门的营救训练。在突发事件中,能在最短时间内按计划进行抢救,打通旅客疏散通道,妥善安置受伤人员,与公安、武警等部门建立联系,一旦出现意外,就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列车运营系统中,“人-车-环境”是其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制约、依赖,其中“人”居于首位,在该系统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需要不断的强化人的因素管理,无疑是地铁行车安全管理的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马苑青.信息化技术对地铁调度指挥安全运营的作用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1(02):193-194.

[2]方法正.加强地铁调度指挥安全性的策略分析与思路[J].交通世界,2020(09):150-151.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0.09.069.

[3]侯海英.人为因素对地铁列车运行安全产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5,22(05):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