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孙艳伟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851400

摘  要: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并且客观、广泛的存在于企业的全部理财活动中,对企业实现财务目标有重要的意义。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控制措施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有助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降低风险损失,实现企业经济目

关键词:风险 成因措施方法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了解风险的起因,加强防范,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效果,从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以财务决策为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离开了风险,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进行研究、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二)企业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财务管理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

(三).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
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四)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失误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企业领导人长官意志,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五)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资本的收益性总是和风险性相伴而生的。只要企业运营活动的未来结果有不确定性,就有风险存在。收益性是目的,风险性是代价,而流动性则是条件。因此,任何财务活动的决策总是在流动、收益和风险三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三. 加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原则

(一)符合企业总目标的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作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其风险控制目标和策略的制定应该而且必须符合企业发展总目标的要求。对于企业局部或部门经营活动出现的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策略时,要考虑控制局部风险可能对企业整体风险防范与控制目标的影响,不能因片面追求局部利益或部门利益,而损害企性所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产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任何一项内容发生变化也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企业会计要素及其结构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动态适应性原则

企业自身成长过程及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使得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风险引发因素,如在企业初创阶段,其风险因素更多地体现为技术的不确定在企业稳步发展阶段,其风险因素则可能更多地体现为管理方面的因素等,所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其动态适应性。

(三)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如果规避风险获得的收益未能弥补为防范与控制风险所投入的费用,则企业就失去了控制风险的必要。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眼光开展企业的风险控制活动。

四.加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财务的防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融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企业风险随处可在,风险与收益是辩证对等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完全避免风险、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其次,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把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因素,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后。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追究其外部环境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从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变化的过程及产生财务损失的程度。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清华。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
【2】张敦力。风险基础财务管理【M】北京: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5。
【3】王冰洁,袁林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江汉石油
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4】李玲。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财政学
院学报,2002,(6)。
【5】罗绍德,陈平光。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暨南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