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程燕

南通城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3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中裂缝是目前沥青路面最普遍的问题,裂缝不仅会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逐步加重,最后导致路面出现更严重的系列病害。沥青路面的裂缝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质、环境因素、交通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发生裂缝,将对道路的结构造成损害,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分析沥青路面开裂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提高路面使用性能,降低道路养护费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我国市政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依旧存在沥青路面裂缝情况。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建设时,需要全面了解其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同时要积极运用合理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这对于推动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事业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都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1.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

1.1材料原因

有些城市公路项目由于材料运输费用等原因,往往就近购买商品沥青,在工地上进行加工。由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问题,其性能指标与设计要求不一致,导致了路面裂缝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比如: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的粘附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果沥青混凝土自身的粘性很低,很容易产生松散、面层开裂和剥离等施工问题。

1.2环境原因

由于长期受风力侵蚀和雨水渗透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面层容易发生开裂。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调研,发现城市道路工程中存在的横向反射面层裂纹是由于长期受低温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干缩裂缝,在长期的反复荷载作用下,裂纹的面积和体积不断增大,最后形成了横向反射裂纹。以某城市公路项目为例,在冬季和秋季的低温下,沥青面层的拉伸应力比路面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要高,从而导致了面层的纵向穿孔开裂[1]

1.3设计原因

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不合理内容,进而造成如温度裂缝、反射裂缝等问题,导致城市公路项目的实际使用寿命比预计的要短。比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由于路面的温度敏感性高,基层厚度和面层厚度不合理,没有设置应力吸收层等设计问题,不能有效地减缓反射、温度等裂缝质量问题。

1.4施工原因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导致沥青路面裂缝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部分施工企业对沥青路面施工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足够的施工操作经验,在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时,没有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标准来采购,或者是对于施工操作的监管力度不足,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步骤不够规范,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路面施工质量与实际的施工规范标准不符的情况,进而使得在后续使用期间,路面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

2.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2.1控制材料质量

沥青混凝土道路对施工材料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材料质量达标才能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的应用价值,才可以避免材料引发裂缝问题。在建设沥青混凝土道路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科学严谨地筛选材料,计算路面建设形式,确保构造合理,并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厚度等参数,确保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各个基层的设计,将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提高,增加沥青道路行车安全水平。此外,有的地区有着较大的日温变化,是沥青路面裂缝高发区域,为有效预防裂缝问题,工作人员应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最佳材料配比,并在施工前检测沥青混合集料,对各项原材料的粗糙度、耐磨性、粘附性进行严格控制,并按照规定要求做好混合料搅拌时间的控制,按照最理性的状态控制材料性能,从源头上降低路面裂缝出现概率[2]

2.2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裂纹类型,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于6mm以下的裂缝,采用热油灌浆法进行防水渗透,首先要清除裂缝,然后用灌缝机在130~170℃之间注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大于6mm时,采用沥青或细粒混凝土。如果道路上的裂纹比较小,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则可以采取一种简易的油漆方法来进行修补,从而防止裂纹再次扩展。首先要将砂石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将环氧树脂和聚硫橡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丙酮稀释搅拌好的灰浆。在准备好了填料之后,将其埋入到了混凝土的凹槽之中,然后进行了相应的维护。若由于基层破坏而产生的裂纹,应采用更换填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实际使用中,首先要确定修复的基本范围,然后根据外形进行铣刨和加工。通常,沥青的单层铺面厚度应控制在6cm以内,以确保其压缩效果。

裂缝加固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扩大截面加固。利用增加截面积的方式,提高路面承载性能。该加固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施工简单,并且已有许多成熟的加固经验可供参考。二是外包钢加固法。具体是指在产生裂纹的部位添加固定钢,从而达到预防路面开裂的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施工工作量小、施工简单等优点,但其最大的缺陷是在施工中必须进行钻孔,若道路上的孔隙较多,容易引起二次开裂。

2.3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来说,前期立项以及设计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对道路载荷情况进行合理设计,这就需要对当前路段的车流量情况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沥青路面的承载力范围。在进行基础施工材料选择时,应该注意尽量选取抗收缩性强、自身强度高的碱性石灰岩材料,将其应用到道路工程施工中可以发挥出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是降低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现象的关键,同时也使得道路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在对沥青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保证其抗裂性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在进行沥青材料储存操作时,应该根据实际来源以及标号情况来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储存,可以有效降低材料性能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在对沥青材料进行储存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将周围环境温度控制在80~120℃范围内,这样更加有利于沥青材料储存。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好沥青材料的防水、防潮工作,防止雨水或者加热管道中的水分因人为因素而渗入到沥青罐中

[3]

2.4加强质量控制

施工队伍应明确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对每个环节工艺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把控,确保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路基作为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的重点,承载着上部结构,关系着工程整体稳定性。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要对混凝土密实度加强检测,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调运混凝土,按照不超过2m的标准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在浇筑混凝土阶段,要坚持分层浇筑、边浇筑变振捣原则,提高混凝土结构密实性。在浇筑完混凝土后还要拆模,开展养护工作。在养护阶段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温湿度,可以用覆膜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在拆除模板前要检查混凝土结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在确认达标后可以按照先装后拆顺序拆除模板。在模板拆除阶段要注意避免磕碰混凝土结构。工作人员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沥青摊铺施工,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借助平板摊铺机和压实设备边摊铺边压实,检测人员随着压实过程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重点检测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等参数。在完成碾压后,静待沥青路面温度下降,当温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可开放交通。

3.结束语

纵观现阶段道路施工情况不难发现,大部分道路工程都会遇到裂缝问题,这为道路工程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没有选取使用适宜的技术,导致裂缝施工质量较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着眼于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技术,以此提升道路工程稳固性。

参考文献

[1]岳慧丽.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养护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35):133-135.

[2]魏晨宇,陈玉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及其养护策略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34):133-136.

[3]程富学.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23(6):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