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张云鹏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075

摘要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较多的新型教育理论、理念出现,并在具体教育实践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将此理论应用在高职舞蹈教学当中,以转变传统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切实提升舞蹈教育效果。在本文中,将就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多元智能理论;

1 引言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具有了新的要求。在高职教学当中,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艺术素养、身体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培养价值。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较为传统、枯燥的情况,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较为有限。在此情况下,则可以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在多元智能学习下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

2 多元智能理论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具有包括身体运动、音乐、空间、语言与数理逻辑等相关智能,体现出了人的综合性。在高职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教学当中,以此在对舞蹈理论体系起到丰富作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到个性化学习当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在该方式在应用当中,教师也需要关注好教学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充分掌握学生心理、思维、情绪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在发挥多元智能理论价值的情况下,在教学主题基础上构建形成对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节奏感与空间感知等能力,切实提升舞蹈教学效果【1】

3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职舞蹈教学策略

3.1 强调智能开发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肢体表达是其中的基础。在高职舞蹈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生的舞蹈基础、个性特点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也将面临难以把握教学进度与内容的情况。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其中,在对舞蹈项目中基础身体运动智能开发的同时,也做好学生其他智能的开发。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发、运用多元智能。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将舞蹈动作知识细致的传授给学生。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优化教学方式。如在学习民间舞时,教师可以将此舞蹈的地域特征、所处区域的文化讲授给学生,从道具、服装配备上做好与舞蹈之间的匹配,帮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舞蹈对应民族的风格情调和文化气息,在此氛围下,为学生播放对应的舞蹈音乐,充分结合学生的感、听与学,将原本单一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能够更为深入的学习舞蹈动作,并在课下积极主动的寻找舞蹈对应的文化知识,同时实现学生多项智能的开发【2】

3.2 加强实践教学

舞蹈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对于学生的技术能力、知识结构来说,其不仅在课堂专业学习上具有表现,且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渠道的应用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较好的满足高职院校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从舞台表演、课程实践与舞蹈教学方面实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演与比赛机会:第一,在学校内部,可以为学生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学期都设置实践音乐会,帮助学生将舞蹈学习同舞台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舞台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创造性,在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要提供具有较高艺术含量的演出、赛事机会。在舞台表演实践中,学生的角色、地位将发生变化,学生也将成为舞蹈活动当中的主体,能够在舞台表演当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第三,做好校团结合,可以同大型艺术团体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共享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学习舞蹈知识,增强信息量,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3】

3.3 做好研究创新

在多元智能理论当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具体舞蹈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研究、创编与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使其在学习当中能够按照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习、掌握知识,并实现相关知识的利用,将客观知识实现对主观能力的转变,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一,要组织做好学术研究工作。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到教师研究课题当中,如在调研、采风活动中发挥作用;第二,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如可以在班级当中定期针对近期学习的舞蹈知识、动作进行总结与评价等,通过相应活动对学生的创编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参与到舞蹈编导活动中,使其在创新实践、编排能力上具有良好的表现。

3.4 优化课程结构

在高职舞蹈教学活动当中,其目标即是为社会培养集教育、表演、编导等方面结合的全面型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在以往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模式化的情况,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也将因此影响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人才构成的平衡性、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在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则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课程优化改革工作:第一,要丰富通识课课程。对现阶段课程设置中忽视表达、理论知识的体系构架进行转变。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在课程设置层面要适当加大文化课、素材课与舞蹈编导课程的比重,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变以往舞蹈教学中单一追求提升舞蹈技艺的情况;第二,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具有特色的舞蹈课程,体现出舞蹈专业的应用性,在把握地区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体现出地区舞蹈的丰富内涵和底蕴,做好舞蹈课程同文化间的结合,创编更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舞蹈作品

【4】;第三,在设置课程目标时,要将人格发展、内涵发展作为重点目标,在做好学生教育的同时,将培养舞蹈文化人才作为发展目标,使其在舞蹈的表现、传承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要培养好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在具有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在文化底蕴、创新能力上也具有良好的表现。

4 结束语

可以说,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教学活动中,舞蹈是一项针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切实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则需要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深刻把握多元智能理论概念,以此为基础做好舞蹈教学改革活动,切实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韩阳.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3(10):147-149.

[2]王博.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01):170.

[3]贾岚.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探讨[J].大观(论坛),2020(11):63-64.

[4]赵佳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