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刘勇胜、杨海燕、代军帅、孙冰超

郑州中企高科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摘要: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生产中涉及多个环节,打通这些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各省市政府出台了有关中试平台建设的相关支持政策。但实际上,因为受到多种问题的共同影响,中试平台的建设尚未达成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文章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平台概念以及基本分类进行分析,并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

1、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概述

1.1基本概念

中试实际上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以及降低研发成本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经过中试之后,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能够达到80%,而尚未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仅有30%。正因如此,我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水平,提出了有关中试平台建设的支持政策。中试平台是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平台作为依托,为企业科技成果进行中间试验或者中小型批量生产的开发实体。总体看来,中试平台始终介于实验室研发和后端生产之间,具备承上启下作用,为供需两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在聚集金融、龙头企业、专业人才等资源的前提下,保证产业集群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2基本分类

结合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的建设发展看来,类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种:一是资源型平台。这类中试平台始终是以企业作为核心,结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出的真实需求,并发挥企业已有技术和资金的资源优势,在引入中试设备或者使用已有试验设备的前提下,针对企业的科技成果直接开展实验。这种做法能够有效降低科技成果研发后直接投入生产带来的各种市场风险。这种中试平台使得在科技成果研发、中试和产业生产等环节得以有效应用,新技术得以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但这种模式需要在场地、资金和设备方面投入较多的成本,目前使用这种中试平台的企业通常都是国有企业以及拥有科研、研发资金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共享型平台。这类平台的建设是由科技成果的持有单位牵头,并组织行业上下游的优势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建设的中试平台,始终是以持有单位的技术领域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中试平台,并且优质科研成果也能够不断孵化,以此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这种中试平台能够基本覆盖科技成果的筛选、试验、孵化等多个环节,并且能够开放共享,有效地吸收同一领域内的科技成果进行熟化。三是生态型平台。这类中试平台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建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也会参与其中,会面向固定行政区域或者技术领域内的研发机构。这种平台能够在全面发挥政府部门协调作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和技术领域内的资源全方位进行整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协同攻关和转化。这种状态模式有着明显的导向性和集成度优势,能够在有效吸引企业资金的同时,发挥企业在工艺设备、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并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加入,以此提高中试平台的服务水平。

2、中试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中试环节薄弱的现实问题,为持续推动中试环节落地,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出台多项相关举措,来引导支持中试平台建设。但在中试平台建设工作的实际进程中,往往存在资源投入不足、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将建设中试平台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2.1建设主体缺乏中试理论研究

为持续推动中试环节落地,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企业、科研机构以自身成果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着手开展中试平台的实际应用研究,期望实现成果产业化落地。但对于如何开展中试验证、如何建设中试平台,还未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存在对国内外先进中试经验借鉴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中试平台难以建立。

2.2中试政策体系不完善

从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完成验收的成果还仅处于初期阶段,往往需要继续开展验证、试制等工作,但部分研发单位对中试环节不够重视,内部中试政策不健全、中长期激励制度不健全、产学研环境不融洽,导致先进成果无法与企业进行深入对接,进而无法实现转化。

2.3中试资源投入不足

从成果研发到工程化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巨大投入来支撑中试环节的运行,但受限于经费来源、经济实力等问题,平台建设主体往往在资金方面遭遇瓶颈,难以持续支持中试基地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

2.4专业化中试人才体系不完备

中试平台的建设涵盖了技术、管理、市场、金融等多方面创新需求,仅依靠科研人员的参与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工艺、试制、质量控制等多领域的人才加入。专业化中试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试环节的顺利进行。

3、建设中试平台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国中试环节薄弱,中试平台建设中建设主体资源投入不足、政策体系不健全等现状,结合中试工作开展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推进现有问题的解决,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3.1加强政策学习和理论研究

为鼓励中试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落地应用,各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建设中试平台的相关制度、政策;国内外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索,也逐渐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中试平台建设模式。企业在开展中试平台建设前,应持续加强对相关政策及理论知识的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调研相关领域中试平台建设情况,学习成熟的、先进的中试经验,为后续平台建设及运营打下基础。

3.2完善中试平台的管理体系

中试平台的建设既要与企业自身的科技成果相匹配,又要符合国家关于中试基地建设统筹规划的方向要求。企业应通过对中试项目的情况梳理,明确中试平台管理职责、建设程序、功能定位、评价支持政策,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中试平台制度体系,推动中试工作高效开展。

3.3引进多层级的金融服务机制

与研发阶段相比,中试环节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巨大。因此,在建设中试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探索符合中试成果转化的资金引入方式,针对中试的不同阶段,差异化引入资金,保证设备、场地、人员等方面所需的资金充足,保障中试平台的顺利推进。

3.4加大对中试人才的培育力度

中试环节不同于实验室研发环节,其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除科研人员外还需要生产、市场等领域人员的共同参与,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放大。从事成果转化和小试、中试的人员往往仅掌握部分技能,尚不具备复合型中试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企业要建立关于中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加强系统培训,着重培养兼具技术和管理的综合型中试人才。

总结

综上所述,切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的科技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质量,使得科研成果可以转化成为生产力,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进行现代化发展,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科技管理,全面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嫱,潘远安,牟少志.高职机械类专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3(3):10-24.

[2]王影航,黄训波,李金惠,等.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资产管理的制度困境与出路———以“放管服”的现实视角为观照点[J].中国高校科技,2-23(4):81-88.

[3]李杨,任惠雯,郭宝,等.航天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学实验:仿生荷叶掺铝氧化锌薄膜应用于月尘防护[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6):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