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乱跳”怎么办?射频消融来帮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1

心脏“乱跳”怎么办?射频消融来帮忙

罗毅

攀钢集团总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为每一个细胞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然而,当心脏的节律出现问题,如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时,即所谓的心律失常,就可能影响心脏的输血效率,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乱跳”。而现代医学中,射频消融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射频消融术简介

  1. 定义与基本原理:

射频消融术,顾名思义,是利用射频(RF)能量来实施的一种消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精确地传递至心脏内的异常电信号发源地。当射频电流与心肌组织接触时,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局部心肌组织温度升高。这种热效应可以破坏异常的心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1. 导管的作用:

导管是射频消融术中的关键工具,它如同一个“导航仪”和“能量传输器”。

导管通常由医生通过患者的血管插入,然后精确地导航至心脏内的目标位置。

  1. 创伤小与恢复快: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无需大面积切开胸部,因此创伤要小得多。

由于创伤小,患者通常在手术后的恢复期要短得多,很多患者在几天内就能出院。

  1. 并发症少:

虽然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但射频消融术由于其微创的特点,相关并发症相对较少且轻微。

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包括穿刺部位的出血、血肿、感染等,但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医疗措施进行管理。

  1. 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生经验的积累,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其成功率逐年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这种方法来解决心脏“乱跳”的问题。

总的来说,射频消融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现代医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三、射频消融术原理

射频消融术主要依赖于射频能量的热效应。当射频电流通过心肌组织时,由于阻抗作用,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心肌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射频消融术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心律失常的根源。

四、射频消融术适应症

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此外,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射频消融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如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严重瓣膜病等疾病的患者可能不适合接受该手术。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前,患者应充分咨询专业医生意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五、射频消融术过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接受一系列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及病灶位置。医生还会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确保患者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手术操作: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穿刺血管将导管引入心脏内。在X光和心电图的引导下,导管精确地到达异常电信号发源地。随后,医生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对目标区域进行消融。整个过程中,医生会实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变化,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3. 术后观察:手术完成后,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心律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并在数天内出院。

六、射频消融术的优势与风险

1. 优势:

创伤小: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射频消融术无需大面积切开胸部,减小了手术创伤。

恢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并发症少:射频消融术相关并发症较少且相对轻微,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

疗效显著:对于适应症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可达80%以上,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风险:

虽然射频消融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的风险包括:

穿刺并发症:如血管损伤、血肿形成等。

心脏损伤:在消融过程中,可能对正常心肌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心律失常复发: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心律失常复发。

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七、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了解射频消融术的原理、适应症及手术过程等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合作在决定是否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时作出明智的选择。同时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总体而言射频消融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为众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使他们重新获得健康的心脏节律和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