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 2

常见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

尹芮

蒲江县鹤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639

慢性病是指一些持续时间长、病程较为缓慢的疾病。由于慢性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又难以治愈,所以多以预防和控制为主。那么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呢?了解这些问题对大家的健康十分重要。

一、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哪些?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还可能伴随着心、脑、肾脏等器官的功能或是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根据病因不同,高血压又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指的是由遗传因素、体重大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状态和药物使用所引起的高血压。而后者指的则是由于肾血管狭窄或是肾脏实质损坏,造成肾素血管紧张水平下降,从而引起的高血压。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无法正常代谢,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遗传因素方面,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而在环境因素方面,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而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感染后,更易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3.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是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痛或是胸闷,这种感觉通常会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以及饱餐等情况下出现,位于患者的左前胸或是胸骨的后方。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会被患者们忽视,导致病情延误。部分患者还伴随着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打嗝烧心的情况,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

二、如何预防慢性疾病

1.合理饮食

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常在饮食上有以下几点:

(1)保持饮食的多样化:人体的生长和维持需要各种营养元素,因此饮食应该以多样化为主平均每天12种,一周25种以上食物。包括新鲜的蔬菜每天300-500g、水果每天200-350g、谷类每天200-300g,还有优质蛋白质,例如鱼类(每周至少两次水产品)、瘦肉和豆类,以及健康的脂肪,例如橄榄油、鱼油等,都对促进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保持膳食的均衡,可以更好地维持身体的健康,促进身体功能的正常进行。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预防心脏病和其他的慢性疾病,因此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燕麦、豆类或是全麦面包等。

(3)适量控制饮食:每餐都应该将饭量控制在适量的范围内,避免过量。一日三餐比例3:4:3,碳水化合物占比50%-65%,脂肪占比20%-30%,蛋白质占比10%-15%,否则可能会导致肥胖或是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4)控制糖、盐和油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糖和盐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无论是高血压、高血糖还是冠心病,这三者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不控制好分量,就有可能多病并发。因此在饮食上控制糖的摄入,盐每天控制摄入<5g,油每天控制摄入<25-30g,并且少食用加工食品。

 (5)适当饮水:每日应该保证自身有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多排尿,有助于排出自身体内的毒素,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应该每天至少饮用1500-1700ml。

(6)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先吃蔬菜后食用主食等。这些习惯有助于控制饮食量,保持健康的体重。此外,还应该避免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尤其是一些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

2.适量运动

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锻炼时长和方式,每天最少保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针对糖尿病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还可以进行血糖、血压控制训练等。运动时要避免过度导致肌肉拉伤,或是关节磨损,还要保持运动的连续性,不能间断或放弃。

3.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良的情绪会对身体造成压力,导致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和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平时生活中应该多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的平静和愉悦、以维护身体健康。情绪不佳时可以选择适当方式进行宣泄,例如让家人朋友开导,或是培养兴趣爱好转移自身注意力。

4.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来说有着重大意义。进行定期检查不但可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还能及早的发现和治疗慢性病,防止病情恶化。因此必须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尤其是一些高风险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有关慢性疾病的检查。

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和多加运动,还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变化。只有全面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才能更好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