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形测量为载体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以图形测量为载体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实践

何婷

617100 四川省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实践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量感。通过分析图形测量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培养学生量感方面的潜力,本文提出一系列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图形测量;量感;教学实践;数学教育

引言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量感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图形测量作为一种直观、实践性强的教学载体,为培养学生量感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图形测量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实践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量感发展。

一、图形测量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图形测量的概念

图形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对各种几何形状和图形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的过程。在数学教育中,图形测量强调对图形的尺寸、面积、周长等方面的量化和描述,通过数学方法对几何概念进行量化分析。

(二)图形测量与数学教育的关联

图形测量与小学数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几何概念的建立:图形测量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几何概念,包括点、线、面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几何学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图形测量,学生能够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测量房间的面积、园艺设计中的空间规划等,培养了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数学思维的培养:图形测量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第四,几何推理和证明能力的提升:图形测量要求学生进行几何推理和证明,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证明能力,为日后深入学习几何学打下基础。

二、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实践

(一)选择适当的图形测量任务

1.任务设计原则

在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任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任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首先,任务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图形测量的概念。例如,可以设计与日常生活场景相关的测量任务,比如测量教室中家具的尺寸、学校操场的面积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图形测量的实用性。其次,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初始的任务可以涉及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测量,随着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高,任务可以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概念,如周长、体积等。另外,任务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最后,任务设计应当注重与其他数学概念的整合。图形测量不应被孤立地教授,而是要与数学的其他分支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数学认知体系。

2.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选择差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图形测量任务中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水平,因此任务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差异化设计。对于初步掌握图形测量概念的学生,任务可以侧重于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测量,例如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任务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绘制图形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测量技能。对于掌握基本概念的学生,可以引入一些挑战性的任务,涉及到更复杂的图形,如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三维图形的体积测量等。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任务,让他们应用图形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通过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高级测量。总体而言,差异化的任务设计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图形测量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适宜的挑战和支持。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图形测量

1.利用教学技巧引发学生兴趣

在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发学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巧妙运用教学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图形测量的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引子,比如通过展示有趣的图形、解密有关图形的谜题或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图形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图形测量的好奇心。例如,可以使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富有创意的图形,让学生猜测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发他们对图形测量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图形测量的乐趣。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户外测量活动,让他们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量角器)测量校园中的各种图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同时,引入数字游戏和竞赛元素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设计有趣的图形测量游戏,如速度比赛、团队竞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对图形测量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以上教学技巧的运用,可以有效引发学生对图形测量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与分享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图形测量这样需要实际操作和合作的内容,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与分享经验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图形测量实践。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责任,例如一个负责测量,一个负责记录,另一个负责整理数据。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经验和成果。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学生代表展示他们小组的测量结果,分享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展示机会,还能够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共同提高图形测量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组间的比赛和交流环节,鼓励学生与其他小组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策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可以学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拓展思路,促使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方式,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与分享经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图形测量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一)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知数学概念

以图形测量为教学载体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形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知数学概念。通过观察、绘制和分析各种图形,学生可以在视觉上建立对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的认知。例如,在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形、计算边长和高度,直观地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视觉化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形测量涉及到许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地图测量、建筑设计、工程规划等。通过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解决房间面积的问题时,学生需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中,通过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面积。这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结论

通过本文对以图形测量为载体的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图形测量作为数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学生的量感发展。在实践中,设计合理的图形测量教学活动,并建立科学的量感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量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为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国平."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江淮论坛.04(2018):92-95+193.

[2]郭啸,and李玲艳."平面图形测量的教学探究."智库时代.25(2018):164+166.

[3]唐长胜."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教育教学论坛31(201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