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魏倩 唐辉通讯作者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0000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儿科护生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n=30)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教学,可提升其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儿科;护理教学效果

   儿科护理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因为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诉说内心感受,会因产生恐惧心理,产生抵触行为,护理难度较大,同时,家长还会产生不满,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产生影响。护理实训工作是护生进入护理工作前的必经路径,在此期间,还能够帮助护生形成工作能力,掌握护理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传统教学,只注重培养其专业技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训有所忽视,护生在进入临床中无法使患儿实际护理需求得以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的实施,属于多层次、复合型教学模式,将护理工作作为导线,科学设计实训项目,进而将护生的综合能力最大化提升[1]。本文,作者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儿科护生60例,旨在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儿科护生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教学,年龄范围为17-21岁,平均年龄为(19.16±0.29)岁,大专有19名,中专有11名,观察组(n=30)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教学,年龄范围为17-21岁,平均年龄为(19.19±0.30)岁,大专有21名,中专有9名,两组护生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带教理念进行带教:带教老师需要讲解理论知识,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护生做好操作演示。

观察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将护理过程作为主线,通过对各项护理操作进行模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效果,保证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迅速转变角色,更好的实施护理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模拟实训、课前预习、讲解演示、指导操作,在课后需要对护生实训过程中的教学、学习、操作进行总结。①护士站:模拟患儿接诊过程,做好入院指导,并指导家属填写患儿信息;②检查室;模拟护患沟通过程,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了解其临床资料,进行准确记录;③病历书写:对患儿病情资料进行整理,记录护理病历记录单;④医嘱审核:通过电脑对患儿医嘱进行准确记录;⑤治疗站:根据医嘱进行备药、配药,做好护理准备工作,完成基础护理;⑥抢救室:等到患儿产生紧急状况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急救;⑦学习讨论室:带教老师需要将典型病案进行提前设计,进行分组讨论,对实训内容进行巩固。

1.3观察指标 

①考核成绩;

②综合能力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

  1. 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实训成绩

综合成绩

观察组

30

94.15±3.67

93.59±3.33

95.56±3.60

94.64±3.25

对照组

30

81.82±3.10

83.13±4.62

84.74±4.61

83.73±4.16

t

-

14.058

10.060

10.132

11.32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综合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团队合作

临床思维

护患沟通

综合操作

观察组

30

16.93±2.98

17.04±1.48

16.65±2.20

17.13±2.18

对照组

30

14.16±2.62

13.66±1.67

13.73±2.29

15.21±2.50

t

-

3.824

8.296

5.036

3.170

P

-

0.000

0.000

0.000

0.002

  1. 讨论

实训教学是一项实践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护生形成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儿科护理中包括内容较多,包括:小儿人群的营养、生长发育、疾病特征等,对于护理服务要求较高,为了保证临床儿科护理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故需要提升儿科护理教学质量[2]

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是由带教老师进行讲解,护生的参与感相对较弱,教学效果不佳。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的应用,能够以教学要求、目标科学设计作为教学内容,帮助护生能够在模拟过程中,对儿科的护理问题、解决办法进行全面了解,保证理论可以和实践充分结合,帮助护生能够对护理实际有所体验,使护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得以激发,形成学习动力

[3]。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教学,可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婷.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013):195-197.

[2]黄莉,杨欣.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22):2090-2092.

[3]艾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核心研究[J].科技风, 2023(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