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农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肖磊

身份证号码:420104198110044713

摘要:在当前这个阶段,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球各国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社会信息化也已经从初级阶段步入了成熟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现代社会的变革迫切需要新的科技支持,特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简称电子信息科技),它的持续更新和应用为社会各个领域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已经变成了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关键词:农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引言

在这个信息科技飞速进步的年代,我国的现代农业设备需要不断地更新和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制造和更新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中耗时和耗力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施国家的绿色和低碳发展方针。

1农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进步而诞生的新一代高精度定位工具,它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来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其核心目标是为目标提供精确的定位和路径导航。该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以及高定位精度等特点,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站、地面接收设备以及客户端构成。其中空间卫星站负责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坐标信息。它的技术核心包括空间组件和地面的监控系统,而其主要的服务目标是为用户系统提供支持。GPS接收器作为一种用户设备,负责接收、处理和转化空间信息。GPS因其广泛的功能、高精度的定位、实时的定位、灵活的点选、低成本的使用、简便的操作、全天候的运行以及能够容纳大量用户的特性,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农业智能化和相关技术的基石,例如,结合GPS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1.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RS)的核心思想是,在不直接与探测目标接触的前提下,利用相关设备捕获物体的变动信息,进而完成信息的传递、记录和深入分析。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测绘手段,可以对各种复杂地形进行有效地测量与调查,同时也能获得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料。遥感技术以其广泛的测量范围、宏观的全面性、丰富的信息内容、尖端的技术、快速的信息获取能力、短的更新周期、持续的监测动态、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高效益而著称。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在林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遥感技术最初在农业生产中被应用于土地使用和作物产量的评估,并逐步拓展到作物生长的判断、病虫害灾害的预测以及草地产量的估算等多个领域。

2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2.1培养农业人才

农业信息化的进步与农业专业人才的培育是分不开的,而培育具有高质量和高文化素养的农业人才则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对农业信息人才需求量大,而现有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改革创新。政府有责任大规模地培训信息技术专才,构建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训体系,以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业信息专才,并为这些农业信息技术人才返回家乡提供政策上的激励和支持,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补助。通过对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农业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农业新技术技能专业培训和教育活动,以不断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在加强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增强其科技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需要组建一个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为农业产业的高品质信息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随着农业信息技术建设的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将变得更为普遍。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科技手段,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各种农作物以及病虫害等内容,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出、提升其品质并提高收益,种植户们计划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学习最前沿的生产方法,以确保相关的生产目标能够得到有效的达成。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从而为自己的种植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避免盲目进行农业生产。与此相关的种植户也会更加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应用,会根据市场的反馈来进行种植和育种活动,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生产。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计划,保证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发育。全方位地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益以及农业生产的管理质量。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使用农业种植户所掌握的各种生产技术与设施,从而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并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在农业生产流程中,农户能够利用生产基地内各种设备所收集和提供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所揭示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高品质和高效率增长。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型智能化产品逐渐出现,并且为农业种植户带来了极大便利。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传感器收集到的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并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立即利用智能设备进行调整,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

2.3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执行将为生产流程中的信息资源带来丰富,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的高效对接与操作。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支撑作用,而农业信息化建设也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重要支持。毫不夸张地说,农业信息在农业市场经济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在生产与交易的各个环节中,交易的双方都能达到高效的连接。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损失,从而降低了农业交易活动的成本,增强了交易各方之间的竞争力。通过实施高质量的沟通和减少中间环节,不仅能够全面控制中间交易的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利润,还能有效地避免交易风险,确保农业生产交易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进行,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语

综合来看,农业电子信息技术不仅是推动农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升级的关键技术支持,更是衡量农业生产质量的核心评价指标。目前,我国农业电子信息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架构与成熟的商业模式,并逐步向多元化方向拓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农田信息采集、决策分析和自变量实现等技术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农业生产的产品,包括软件、硬件配置和相关配套设备。

参考文献

[1]黄亚宁.信息时代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8):229-230.

[2]刘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14):134-135.

[3]张阳.简析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数码世界,2020(04):59.

[4]朱巧荣.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分析[J].农家参谋,2022(1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