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一带一路”海外发展战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3

中央企业“一带一路”海外发展战略探讨

张莛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北京市 100011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球发展新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要融入沿线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了10余年来的建成成就。其次,树立了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指出了面临的五个方面风险;针对此,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所在国政治稳定性、多种汇率管理避免财务汇率波动风险、深度融入当地发展、配置专业团队管理等措施,为央企“一带一路”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格局;央企;海外发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靠我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3年~2022年的10年期间,依托“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我国与相关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9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38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2400亿美元。中央企业是“一带一路”的主力军,80多家企业承担实施了超过3400个项目,承担了基础设施项目的60%以上,开展了6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现了国家合作的中国形象[1]

新的全球形势下,国际形势纷纭多变,俄乌战争、加沙局势、美国的高新技术极限打压等,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挑战,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施的重要核心力量,如何面对区域地缘政治影响、境外法律和人文、投资风险、汇率波动、财务风险等挑战、更好实施好重大项目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一带一路”建设成就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一系列合作成就,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在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方面,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施和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在多边合作合作机制方面,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金融、税收、环保、减灾、智库、媒体等重要领域。在规则标准对接方面,我国已与巴基斯坦、俄罗斯等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签署了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极大促进了民用航空、气候变化、农业食品等多领域的国际标准合作[3]

二、中央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和面临问题

1.中央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效果

10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投身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为共建国家创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

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扮演“领头羊”和“主力军”的角色,截至2023年10月,中央企业累计在140多个共建国家投资合作项目超过5000个,涉及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发挥了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作为主力军,全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已经开工和计划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当中,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数超过了60%,合同投资额超过了80%,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

二是全面深化能源资源合作。中央企业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在20多个国家合作,开展了6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在参与矿产资源开发中加强技术交流共享,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能力和水平。

三是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中央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员工重,85%是本地员工、甚至90%以上,间接带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当地就业;积极投身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解决当地民生问题,如就医、上学和居住等难题。

2.中央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先锋队的中央企业,海外投资体现了政策导向性强、投资标的集中、投资规模大、项目期限长的特征,体现在风险预防不敏感、分散不到位、管控难度大以及不确定因素多等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复杂,政治环境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环境变化对央企投资有很大的影响。央企的投资多以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合作为主,这些项目周期长、投资大以及短期内难以转移,与所在国家政治环境紧密相关。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25%由于政治原因失败,包括东道国政治实录阻碍或局势动荡、甚至恐怖主义威胁,如中东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极端组织对我国央企投资在内的基建项目、能源项目进行暴恐袭击。

二是社会环境风险和人文社会风俗多元化,涉及社会利益相关方的诉求难以协调一致央企境外投资时面临宗教冲突、环境保护等社会因素风险,由于央企境外投资的基础设施和能源开发项目比较多,面临土地规划、居民拆迁、环境保护、人权等较敏感的社会议题,一旦处理不当,极易致项目失败

[4]。如2014年3月,中国在秘鲁最大的铜矿投资项目由于环境原因被当地政府紧急叫停,正式投产仅仅个月,却造成了约3亿元的巨额损失。

三是境外财务运营和汇率波动风险高。央企境外投资规模高、期限长,且投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投资规模大,放大了较小汇率波动的影响,但投资期限长,时间越长汇率风险越高,境外部分国家外汇管制和资金短缺等外汇政策不确定性高,更是加剧了汇率波动风险。海外投资项目持股方式、财务准则、税收政策等与我国存在巨大差异,央企无法及时全面掌握海外投资公司的日常经营信息,给公司稳定投资回报带来不确定性影响,若不加强管控,部分直接投资极有可能沦为呆账、坏账[5]

四是境外合规性面临较高风险。境外合规性风险包括合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且各个国家的法律要求迥异,以市场准入风险为例,菲律宾对外资管制较为严格,规定国外投资者投资菲律宾基建项目需要申请菲律宾公用事业特许证,且控股占比不超过40%。央企在投资前必须充分了解各国的法律要求,才能做到有效的风险控制[6]

五是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缺乏必要合作和沟通。《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仅有23%的央企制定海外社会责任专项规划、13%的央企建立海外社会责任指标体系、28%的中央企业设置了海外社会责任专职人员,海外社会责任组织和人才相对匮乏。绝大多数企业在海外与NGO互动和交流不足,没有充分发挥NGO在运作公益项目方面的优势,缺乏长期有效合作规划。央企缺乏与当地社区有效沟通,只有硬捐赠,没有软配套,缺乏对当地居民经济实惠的项目,没有“树碑立传”的品牌意识。

三、新时期央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建议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此,中央企业要坚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策略,融入沿线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多方共赢,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势势研判,做好海外投资顶层设计。为应对东道国政治环境、社会人文、合规审核等方面的风险,建议中央企业结合自身特征、投资国以及项目等多因素,开展前期顶层设计,长远考虑海外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海外布局,包括投资国的总体概况、政治体系、法律法规、人文风俗、企业管理模式、社区特征等,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等,精准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确保高质量实施。

二是重视投资国政治稳定性,规避政治环境风险。提高风险预防意识,在投资前对投资国的政治稳定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常态化政治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政治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及时收集本公司境外投资员工对当地政策动向的分析,做好与商务部、驻外使领馆以及中资企业沟通交流,及时启动应急措施,最大程度规避政治环境风险。

三是加大对海外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多种汇率管理方式,合理规避财务和汇率波动风险。综合运用业务避险和金融工具(外汇期货、远期等衍生品工具)避险手段,为央企境外项目竞标可能的汇率波动预留充足的空间,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加强境外投资的过程管理,包括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控制权,保证运营可控;利用企业财务运营、风险管理等专业管理团队,参与项目日常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到项目落地的全生命周期内,加强全面监管,必要时第三方参与,防止违规决策和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损失。

四是深入研究当地风土人情,融入项目所在社区发展,最大程度降低社会环境风险。央企在境外投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管控社会环境风险,充分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即当地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防止造成不必要冲突。同时,央企项目投资要吸纳当地人才,融入当地文化,与当地企业和社区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获取政策支持,建立良好关系,加大项目的正面宣传,得到项目所在社区居民的帮助和信任。

五是配备专业人士,组建专业境外法律团队,应对境外合规性等法律风险。境外法律风险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法律团队进行管理,不仅要熟知境外项目的合法合规情况,也要对境外法律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出反应,定期评估所在国的法律政策变化情况。在发生法律风险之后,要有充分的实务能力,稳妥应对涉外法律案件,同时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担当法律顾问,处理繁杂的境外法律问题,做好应对境外法律风险的各种应急方案。

三、结束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实施大国外交、提升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央企必须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积极融入沿线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认真分析境外营商风险,在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缺乏必要合作和沟通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投资国政治稳定性,研究多种汇率管理方式规避财务和汇率波动风险,深度融入当地发展,配置专业团队等,推动央企在“一带一路”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国际合作的的中国样板。

参考文献:

[1][1]聂爱云,何小钢.中国“一带一路”投资:进展、挑战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8(12):32-37.

[2]傅樵,陈玉梅.一带一路战略与企业避税决策及政策建议[J].财会通讯, 2022(23):70-74.

[3][1]张辉,韦东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就、挑战与路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05):13-26.

[4]徐上.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人权风险及应对策略[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21(06):29-36.DOI:10.19702/j.cnki.jsemc.2023.06.004.

[5]覃飞,王俪蓉.“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投资风险[J].统计学报,2023,4(06):31-45.

[6]朱宝.强化境外征地风险减量  筑牢海外投资项目根基[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3(1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