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设施维护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2

城市市政设施维护的现状与政策建议

俞敏

广西北流市市政服务中心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快速增长阶段。伴随这一增长,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提升。不过,这一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阻碍城市管理的有效性。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城市管理设施的维护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便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城市管理;设施维护;现状;政策建议

引言

城市的形象并不仅限于其外观,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质量上。城市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了整体规划的成熟度。在当前阶段,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现代化和文明建设,其中城市设施的完善尤为重要。良好的城市设施如同一面镜子,向市民展示了城市发展的全貌。但从目前城市管理设施的维护状况来看,仍有待在更好地满足市民日常需求方面做出改进。基于这一点,本研究旨在对当前的城市管理设施维护状况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目前我国城市管理设施维护的现状

1.缺乏城市设施维护资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日益加大,导致许多地区的城市设施面临着频繁的使用。类似于汽车需要定期保养,城市设施的维护同样不可忽视。随着城市设施数量的增加,政府在维护这些设施上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大。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国家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经费没有增加,造成了市政设施维修经费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若不能得到及时地维修和长期使用,就会大大降低其功能。

2.城市设施维护标准低和维护技术落后

如今,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城市设施的维护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意味着过去的维护标准已不足以有效应对当前城市设施的维护需求。另外,城市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的要求。由于资金的限制,多数维护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技术和设备,这导致了设施维护的质量无法及时提升。

二、强化城市管理设施维护的政策建议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和形象的关键因素。这些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与城市的健康成长紧密相连。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它既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目前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养护状况的分析,对市政公用设施养护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对养护工作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1.合理规划和设计

规划与设计城市基础设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高标准的初始规划和建设对城市设施至关重要。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旧城区的改造,都应遵循“适当超前”这一核心原则,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不仅提升旧城区的设施功能,也要把握新城区的发展机遇。这要求我们依据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专注于关键区域和项目的建设设计和规划,集中资源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政府机关要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与归宿,把重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注民生服务,以此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策划和审批城市设施项目时,必须进行全面统筹,避免建设的重复性。特别是在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方面,应当将水、电、暖、通信以及燃气等多个系统纳入整体规划与设计。为污水管道、弱电管道、燃气管道、供水管道和通信管道形成一体化的地下管道,从而达到有效的资源集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马路拉链”的发生,保证了市政工程的设计、养护、施工三者的有机结合。

2.顺应城市设施管理相关体制要求

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的过程中,适应和优化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设施的管理体制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其管理功能和效率的实现。首先,应当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系统,确保设施管理的职责分配清晰且明确,实现管护单位与使用单位的有效对接。同时,为了防止行政工作中的重复与重叠,降低经费的浪费与管理上的漏洞,必须明晰权责的划分。其次,实行层级化管理和统一领导。将城市设施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分配给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而市级政府部门则应专注于宏观调控。这就需要全面地思考,包括制订相应的政策与计划,积极地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第三点是,视城区政府为城市设施管理的核心力量,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为中心,不断强化这些基层单位在城市设施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增加城市设施维护资金投入

这就要求我们通盘考虑,制定相关的方针和规划,并对其进行主动地监督、检查和指导。城市设施管理部门通常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和管理者。目前,城市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资金主要依赖政府的投入,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城市建设和维护所需的资金需求广泛且量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打破传统的保守和依赖思维,拓宽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这将允许政府在财政拮据时引进外来资本,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应借鉴国外以及设施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灵活运用多种融资手段来筹集更多的资金。这样做可以促进政府与经营主体间的有效分工,并完善城市设施维护资金的筹集机制。

4.增加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

在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方面,关键是增加人员配备和招聘计划,并提升资金投入。上述举措为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维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突发事件中,该系统可以让市政紧急救援小组及时赶到事发地点,解决危险,并保证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转。城市维护服务站需根据维护需求,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解决影响市民出行的排水、道路等问题,增加维护力度,迅速解决问题,以便利市民生活。另外,各种坑穴、沟渠也要及时修补,更换破损的井盖、雨水井,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安全危险的问题。

5.关注城市设施维护工作日常管理

在城市设施维护常规工作过程中,需要强化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第一,在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其他相关规章制度时,应根据实际的人力、设备、设施以及技术条件,尽可能细化城市设施维护工作的内容,详尽地规定工作标准、操作程序和目标。确定了主要维护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后,需要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确保日常维护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第二,遵循各项标准和规范,以及参考行业的灰度数据,加强市政工程设施的维护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维护设施,应建立详尽的台账记录,认真制定维护和修理计划,以及保持日常操作记录的更新。同时,实施定期维修情况报告制度,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相关维护措施的有效性。第三,对所负责的维护范围进行定期的检测与评价,以保证维护工作的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临时性的设施建设,应按照规划和标准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严格控制工期、质量、材料使用及设备运用,避免将工程建设与维护工作混淆,并执行单独的工程成本核算。另外,应加强各单位间的沟通与协作,避免出现相互干涉,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语

总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市政设施的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其利用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城市建筑既是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也是城市总体形象的标志。综合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水平,是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晶.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研究 [J]. 兰台世界, 2023, (08): 82-84.

[2]李华,王文.基础设施维护的挑战与策略[J].城市建设管理,2020,28(4):34-45.

[3]张雷,赵亮.城市设施管理的现代化技术应用[J].信息科技与城市管理,2019,12(2):89-102.

[4]蒲思懿,干净,张未,李颖异,文心雨.面向市政管理的城市智能路灯管理平台构建及界面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21,(05):20-26.

[5]张雷,赵亮.城市设施管理的现代化技术应用[J].信息科技与城市管理,2019,12(2):8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