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中硫含量的检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3

柴油中硫含量的检测研究

王虹

天津中港伟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300450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燃料和润滑油品,汽柴油的质量与安全对于汽车等相关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汽柴油中硫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硫元素会加速引擎和废气处理系统的腐蚀,对环境和健康也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精确控制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汽柴油中硫的检测主要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包括紫外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物理分析法则主要包括X射线荧光分析法等。紫外荧光法是标准仲裁测试方法,是许多炼厂检测采用的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将样品中硫在富氧高温环境下转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紫外波长照射下吸收能量变成激发态,通过检测二氧化硫从激发态到稳定态时发射的荧光信号值可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基于此,文章对柴油中硫含量的检测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阅。

关键词:柴油;硫含量;检测方法

前言:相关行业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精确控制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概述汽柴油中硫含量的测定几种方法,包括其测定原理、测量步骤和分析参数等,介绍了国内外对汽柴油中硫测定标准改进和发展。随着科技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柴汽油中硫检测方法的研究更加趋向于精确、快速、可靠。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的油品中硫含量检测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化学分析技术,可用于测定汽柴油等燃料中的硫含量。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硫元素,使其发射荧光光谱,通过检测荧光光谱的强度来计算硫含量。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等领域。

具体步骤调整电压和电流等参数,使其达到稳定状态随后将荧光杯放入荧光光谱仪中,进行测量,并记录荧光光谱图待荧光光谱图转化为硫含量值后,进行校正和质控。由于电压和电流是影响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精度的重要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以保证荧光光谱图的清晰度和稳定性。同时,分析时间也是影响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分析时间越长,荧光光谱图的信噪比越高,硫含量的测量精度越高。除此之外,准确的校正和质控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在进行硫含量测定时,应进行空白校正、标准曲线校正和质控等步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最后,需要定期对荧光光谱仪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检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总之,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可靠、快速、准确的硫含量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选择和优化,同时进行校正和质控等步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望: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其他分析技术一样,不是完美无缺的。在物质成分分析中,它对一些最轻元素(Z≤8)的测定还不完全成熟,只能是属于初期应用的阶段。常规分析中某些元素的测定灵敏度不如原子发射光谱法高(采用同步辐射和质子激发的X射线荧光分析除外),根据各个工业部门生产自动化的要求(例如选矿流程中的自动控制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法正在不断完善中。某些新发展起来的激发、色散和探测新技术还未能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仪器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尤其突出的是,在快速分析方面,至今实验室的制样自动化水平仍然是很低的,还不能适应全自动X射线荧光分析仪连续运转的要求。

2紫外荧光法

紫外荧光检测法隶属于生物分析法,其简单来说就是测定物质的紫外荧光强度,基于测定结果进行物质含量的分析。紫外荧光光谱的组件有二,即紫外吸收峰、荧光峰,其皆具有独立性。该方法的理论依据为:具有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被测物质时,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形成光解反应,从而产生能量更高的有机分子,并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针对某些不具备发射荧光的特性的物质,可适当添加试剂进行转化,使其表面生成络合物。

原理利用紫外激发样品中的硫元素,使其发射荧光信号,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来计算硫含量。

紫外荧光检测法的优势为:(1)利用计算机进行管控,可实现人机对话,并做到数据、峰形的自动存储、打印。(2)操作软件可直接连接LIMIS系统,确保数据的自动传输。(3)仪器采用新型石英裂解管,因为其可减少误差、增大进样量,确保其可重复使用。(4)可以调取已有的校正曲线用标样标定后进行样品分析。

检测操作细节:(1)曲线的标定与校准。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需要提前设定好最为合适的标准曲线范围,这对工作的最终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船用0#汽油的硫含量被限定在10mg/kg以内,因此可标定一条范围为1mg/kg-30mg/kg的测量用标准曲线即可。(2)进样操作细节。使用微量进样器取样,应先用样洗针3-5次,用以消除不同样品间的相互影响。检测时,试样的进样量应、测量曲线标定时标液的进样量,二者应保持一致。取样时注意控制抽取速度,以免在进样器内产生气泡。

研究进展:紫外荧光法测定汽柴油中硫的发展和研究进展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李楠,杨国颂,刘爽在研究中使用紫外荧光法测定了不同品牌汽油中的硫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韩淼等在其研究中比较了紫外荧光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定柴油中硫含量方面的差异,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紫外荧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进行校正和质控等步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紫外荧光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测定汽柴油中硫含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3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汽柴汽油中硫含量的方法,其测定原理是基于硫在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在电化学池中,工作电极和计时电极之间的电位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样品中含有的硫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由此推算出样品中的硫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当硫离子在工作电极表面被氧化时,会产生一定的电流信号。硫离子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S2-→S+2e-。测量时,先取适量的汽柴油样品,将其加入适量的异丙醇中,并加入0.05%的龙胆酸钾作为稳定剂。将样品用超声波进行破碎,使样品混合均匀,制备三电极,分别是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工作电极通常采用玻碳电极,辅助电极为石墨电极,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参比电极的作用是让电解池中的电位保持稳定,即参比电极的电位是与被分析物质无关的参考电位。

辅助电极的作用:辅助电极的作用是计时电压的变化。随后,放置电解池,电解池的选用要满足化学反应需要,通常采用密封式的模式电解池或振动式电解池。由于电化学反应采用三电位扫描法,初始电位一般设为-0.6V,终止电位设为1.6V,扫描电位范围为-0.61.6V,扫描速率为50mV/s。测量过程中,一般选用硫酸钠标准溶液,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各标准溶液的电流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将经预处理的样品加入电解池中,按照前述电化学条件进行电解分析,记录电流值,并代入标准曲线进行计算。

发展历史

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与尖端科学技术和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近代电分析化学,不仅进行组成的形态和成分含量的分析,而且对电极过程理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电解分析和库仑滴定法19世纪,出现了电导滴定法,玻璃电极测pH值和高频滴定法。1922年,极谱法问世,标志着电分析方法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离子选择电极及酶固定化制作酶电极相继问世。二十世纪70年代,发展了不仅限于酶体系的各种生物传感器之后,微电极伏安法的产生扩展了电分析化学研究的时空范围,适应了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纵观当今世界电分析化学的发展,美国电分析化学力量最强,研究内容集中于科技发展前沿,涉及与生命科学直接相关的生物电化学;与能源、信息、材料等环境相关的电化学传感器和检测、研究电化学过程的光谱电化学等。捷克和前苏联在液-液界面电化学研究有很好的基础。日本东京,京都大学在生物电化学分析,表面修饰与表征、电化学传感器及电分析新技术方法等方面很有特色。英国一些大学则重点开展光谱电化学、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

结论

总而言之,精确控制和检测柴汽油中硫含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测定汽柴油中硫含量的常见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研究更加精确、快速、可靠的柴汽油中硫检测方法将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的油品中硫含量检测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检测技术进步和研究中,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汽柴油中硫检测技术的进步,对于推动油品标准的升级和油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子良,马红,王文.基于紫外荧光分析的汽柴油硫含量检测方法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3):6-7.

[2]崔立松.以紫外荧光分析为基础的汽柴油硫含量检测方法探究[J].化工管理,2019(12):28-29.

[3]许银玉.汽柴油中硫含量的检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3):49-50.

[4]何沛何京曲静波等.紫外荧光法测定油品硫含量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炼制与化工202253(08):121-126.

[5]张子良马红王文.基于紫外荧光分析的汽柴油硫含量检测方法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3):6-7.

[6]李楠杨国颂刘爽.汽柴油中总硫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J].化学传感器

202141(0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