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浅谈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实践

王楠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261442

摘要: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实践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设备管理、工艺控制、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本文在现有的设备基础上、既定的工艺流程上,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艺参数的长期跟踪、校验、调整,使得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高效运行,保证选矿厂做到精细化、数据化管理,提高生产指标,稳增生产效益。

关键词: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实践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金矿选矿厂作为黄金产业的重要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加强金矿选矿厂的技术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

1.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概述

1.1 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是一项对金矿选矿全过程的技术活动进行细致管理与优化的工作。这一过程涵盖了原矿的选取、破碎、磨矿、选别、脱水以及尾矿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金矿的开采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在技术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保障金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2 当前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我国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选矿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要求金矿选矿厂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实现金矿选矿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课题,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原因,部分金矿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金矿选矿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因素,如何确保安全生产也是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金矿选矿厂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科技创新,以及推进环保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为了完善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体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小目标参考:确保技术人员了解最新的选矿技术和设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更新和升级破碎、磨矿、选别等环节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水和废渣的处理,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定期检查设备安全,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整理和保存各类技术资料,方便技术人员查阅和使用。

2金矿选矿厂技术管理实践分析

2.1皮带称的检验

在选矿厂的运营过程中,皮带秤的精确测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精确的皮带称量是磨球工人进行浓缩和细度调整的基础,对于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至关重要。其次,对开采出矿量的二次测量能够避免与实际开采出矿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对于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具有重要作用。最后,选矿厂自身的金属平衡管理同样重要,矿石数量不均衡会导致阶段产量的不稳定。

在选矿厂中,为了准确计量原矿石的皮带秤主要有机械秤、电子秤和核子秤。无论是采用电子皮带秤还是核子皮带秤,都必须定期对皮带秤的参数进行标定和校验。这一过程包括对皮带的周长、周期、转速和矿量进行测量,并与之对应的原本计量参数进行比较和修正系数的调节。在确保操作平稳后,应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将误差控制在1%以内,从而实现矿石的精确计量。这以严谨的过程是保证选矿厂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2.2分级溢流矿浆指标管理

溢流泥浆的分级是浮选前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对浮选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矿浆浓度过高或粒度过小,可能导致有价矿物与脉石矿物的解离不充分,使得起泡剂和捕收剂难以有效地捕获有价值的矿物,导致这些有价值的矿物随尾矿流失。此外,如果脉石矿物在浮选过程中被单独分离,可能会导致药剂消耗增加,精矿品位下降。因此,为了确保分选效果,溢流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要求。这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准确测量溢流浓度,我们通常使用浓度壶,其容量范围通常在500毫升至1000毫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如意外磕碰,可能导致浓度壶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标准的测量精度。经过实际校准,我们发现浓度壶在使用三到六个月后,其测量精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原先的浓度对照表为例,其浓度值在2%~3%之间,而细度值在3%~4%之间。因此,为了确保测量精度,我们需要定期对浓差罐的容积进行测量并进行校正。

此外,关于矿石比重的问题,各个矿区的矿石比重通常变化不大。然而,由于不同区域内的矿物组成差异较大,例如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等伴生矿物的存在,这些矿物含量的差异会导致溢流泥的比重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将进一步影响参考溢流泥的对比值。因此,为了确保测量准确性,我们需要定期测定并校准各个矿区的矿石比重并进行校正。

在球磨环节,我们需要通过分样筛来确定溢流浆料的细度。在日常操作中,由于不同浓度的壶需要不同尺寸的分样筛,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举例来说,对于500毫升的浓水壶,我们需要使用直径为20厘米的分样筛;而对于1000毫升的浓水壶,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细度,我们需要选用直径为Φ25厘米的分样筛。为了确保筛分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定期对新型筛分装置进行校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型筛分装置与标准筛的筛分结果可能存在约4%的差异。此外,长时间使用的筛分设备也可能会因为磨损、堵塞等原因导致与标准样筛的筛分结果存在约3%的误差。因此,无论是新型筛分设备还是长时间运行的筛分设备,都需要定期与标准筛进行校准,以减小仪器误差对溢流细度控制的影响。

2.3球磨机钢球管理

作为球磨机的核心部件,钢球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责任。首先,需要合理配置第一批钢球的配比,以确保球磨机的正常运转。其次,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适时调节钢球的充填量,以适应不同物料的研磨需求。最后,为了维持球磨机的持续高效运转,需要及时补充消耗的钢球,并保持适当的比率,以保证研磨效果的稳定。在球磨作业中,钢球充填率是一个关键参数。当充填量不足时,球磨机可能处于“空腹”状态,导致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而充填率过高时,球磨机会提前进入全负荷运转,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定期检测钢球充填率至关重要。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不能仅进行简单的计量和计算,还要观察钢球的尺寸比值,以确定其堆积密度,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出实际的充填率。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为确保钢球充填率,适时补充钢球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每一班次均需按照设定的钢球单耗进行补加。目前,补加方法主要有两种:自动投球机和手动投球机。尽管自动投球机是较为理想的补球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手动投球法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手工补球虽然在初期看似节约了成本,但长期看来存在诸多问题。随着选矿厂规模的扩大,钢球数量及品种均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了以下问题:一是钢球的实际消耗量与账面存货存在出入;二是钢球充填率下降,影响了矿石处理量,并进一步推高了矿石的加工成本;三是钢球比例的不断变化可能导致矿物粒度极化现象,从而使得磨矿粒度不符合标准,进而影响矿浆运行及浮选性能。所以,在没有增加自动加球机的前提下,必须增加监测手段和评价系统,确保每一班都按照单耗进行补球,从而避免了上述少加球的缺点。

结语

总而言之,在选矿技术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并增加经济效益,选矿厂必须依靠精细化、数据化等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树立.某金矿选矿厂磨浮工艺技术改造与实践[J].黄金,2022,43(12):83-85.     

[2]蒋琳.招远某金矿选矿厂破碎系统技术改造及生产实践[J].黄金,2020,41(06):65-68.     

[3]牛福生.某锡铁矿选矿厂选矿工艺优化研究与实践[J].中国矿业,2009,18(01):81-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