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张萍

新疆绿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近些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规划方案不但可以为我国国土空间的充分利用提供必要依据,还能为我国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实用性村庄规划被广泛关注,科学调整村庄现有结构,可以提升村庄国土空间利用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村庄规划

引言

我国对国土空间的规划建设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体系,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进行体系落实的监督,土地的合理规划能够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村庄的规划中亦是如此,土地的使用范围有限,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在村庄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土地的建设、使用建立相关的制度和监督策略,合理的开展土地应用,为村庄中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环境条件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施村庄规划的意义

目前,各区域政府可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施村庄规划工作,可以担负时代新使命,切实落实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适当出让和出租村庄经营性的用地,这样不仅可以借助发展新理念和发展新目标,促使乡村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还可以让乡村地区在社会发展新环境中完成重大的改革目标。另外,各区域政府可以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正确实施村庄规划工作,重新定位地方发展,以便实现从乡村建设空间管控向统筹区域空间管控的转变,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和区域的综合发展实力。例如,区域政府中村庄规划管控人员首先要将村庄规划工作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及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明确村庄规划中原有的建设与管理方法及相关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在新时代国土空间全要素管控的新背景下精准对非建设空间进行有效管控,实现统筹乡村土地整治和加强乡村耕地保护的目标,当然,相关管控人员采取正确的措施,还可以修复乡村生态,防止乡村环境的有限资源被浪费,实现从乡村建设空间管控向统筹全域空间管控的转变目标,借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内容带动区域整体经济进步。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

2.1合理确定村庄规划编制单元

郊野地区具有多样性,同一区域内的乡村发展既具有独立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关联性。编制村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上位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村庄的发展定位,以及村庄分类、自然禀赋条件、村庄产业特色、村庄区位优势等,因村制宜选择编制单元。在根据郊野空间现状特性和规划空间结构确定恰当的编制单元后,应在既有框架下,跳出模板化编制思路,有详有略、有重点有虚化,瞄准现实问题,编制可读性强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2村庄布局规划需协同修编

为减少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自然村庄分类不确切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同步开展上位镇村布局规划修编。镇村布局规划作为村庄规划的上位规划,规定了只有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才能规划新建住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等配套用地,搬迁撤并类和其他一般类村庄只能控制自然村现状用地规模与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其发展需求。当前镇村布局规划由于未作修编,未能与新划定的“三区三线”做好衔接,村庄分类并不合理,因此亟需对上一轮镇村布局规划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更好地分类施策,指导村庄发展。

2.3科学发展村庄产业

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制下,政府必须对村庄作出合理评价,认真分析村庄发展的合理程度,资源和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并推进三大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不同村庄资源优势,做到优势互补,这也是政府规划村庄、产业布局与发展的关键战略思想。同时建设乡村产业还可以根据农村发展状况,重点围绕第一大产业项目加以建设,把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发展项目作为第一目标,发挥富有文化特点村落的发展特色,并结合二、三产的共同发展,进行全链条化的深度融合。这就可以进一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并促进了村庄的进一步建设。资源开发是根本,在实施村庄规划中,应考虑其综合能力,统筹和发展乡村生产,土地开发达到最佳,做好环境保护,这不但可以带动乡村的长久开发,还可以改善农户的生计。

2.4扎实基础调研工作,把握准村庄发展脉络

1)调研前期制定工作计划,并详细列出需要调研的内容。村庄规划现状调研是一项繁琐且需要细致的工作,可采用现场调研,村头问卷,无人机航拍,村民座谈等诸多方式,以留下详细的影像、图片、文字记录和纸质资料,以便后期项目组成员、村民随时调阅、参考;2)规划师要保证足够时长的驻村时间,跑一跑田间地头,问一问村民发展,畅谈下村庄发展画卷,让村民感受到这个规划和自己切身相关,并积极建言献策。村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规划过程,规划师要有足够的规划耐心,在规划前、规划中、规划后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在不同阶段指导规划实施,对于不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规划想法及时修正并完善,以保证规划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3)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其发展条件制定分类指导策略,无继续发展能力的可进行撤并搬迁,有特色的可发展特色产业,需要保护的应重点保护,在城市附近的应考虑积极融合,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村庄应考虑其集聚效应,进行村庄环境品质提升。

2.5建构健全的土地审批标准

土地的使用需要经过相关单位的审批,为了保障土地的合理使用,需要完善土地审批制度,根据统一的审批标准进行土地的审批,这样不会引发村民的不满,能够提高对土地的使用把控。土地的审批标准可以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进行确立:其一,从绿色发展理念的角度上来说,村庄内所有的土地应用都应该符合可持续利用理念,拒绝所有具有破坏性质的土地利用情况,让经济的发展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开展。其二,在进行村庄居住用地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适度、宜居的准则,根据人口的数量和需求规划宅基地的分配,建设相应的面积规划标准,避免引发村民的不满,严禁出现农业用地用于宅基地建设的情况。其三,对丧葬用地情况进行把控,避免出现丧葬用地还在挪用农业用地的情况,政府应该对民意进行了解,共同商定丧葬用地的规划范围,控制村民进行随意丧葬的情况。其四,村庄中的可用地较多,有不少工业企业都会将厂房建设在村庄中,作为相关管理单位,应该对工业企业用地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批,审批的内容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内容、废物处理能力,避免对土地造成破坏,影响村庄的规划方案落实。

2.6基础产业

可建村基础产业规划采用生态种植与养殖模式,以促进村庄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种植要求考虑市场需求与村庄长远规划,利用现有农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充分盘活现有成片农田;生态养殖需进行种养结合、养殖废弃物再生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种养殖,将畜禽肉蛋作为主要产品,规划养殖点时要求不得干扰村民生活、污染饮用水。

结语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是保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科学的规划方案不但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实现对基础设施和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宋依芸,何汇域,唐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3-6.

[2]刘扬,吕佳.村庄规划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讨[J].小城镇建设,2021,39(1):32-37.

[3]李勇,郝烁,叶昱含.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关系研究:以天津市宝坻区牛家牌镇赵家湾村为例[J].中国房地产,2021(2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