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双螺旋”模式下的企业技术机会分析

/ 2

“竞合双螺旋”模式下的企业技术机会分析

冯灵 牛静怡

(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1. “竞合双螺旋”理论基础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竞争或合作,而是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合作过程中存在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被称为竞合关系[1]。“竞合”概念最早由Brandenbruger和Nalebuff于1996年提出,他们认为在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合作,而这些企业在对市场进行分配时又表现出竞争关系[2]。技术经济的驱动下,企业产品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单个企业自身的内部资源逐渐难以支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异质性和互补性的资源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促使企业之间的成功竞合[3]。市场、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资源之间的互动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竞合系统。本文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借助基因双螺旋结构,重点分析竞合系统下企业创新活动的要素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根据基因分子结构,基因是由两条双链形成的基本骨架,双链呈反向平行的螺旋,骨架内侧是4 种碱基,碱基排列顺序可变但遵循互补配对原则。 就企业的创新而言,可以借鉴生物基因的双链4碱基结构来描述竞合系统下创新要素的构成及演变。

图1 企业的竞合双螺旋结构

如图1所示,竞争和合作是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两条骨架,以创新主体、资源、创新能力和市场为基因的4种碱基相互作用,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竞合系统可以按照两条主线来理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在市场的共同性、资源的相似性和技术(创新能力)竞赛上[4]。竞争对手因其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性而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企业间的竞争关系最终通过讨价还价走向合作共谋[5]。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通过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扩大市场规模达到合作最优的效果,合作中穿插竞争行为。

  1. 双链-四碱素技术机会识别模型

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环境、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6]。很多企业与其它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获得对方的资源和能力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7]。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关系[8]。企业之间竞争及合作关系的不断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的技术机会的产生。在竞合双链的框架下,根据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将创新四碱基分为三大类,结合技术机会的内涵,构建技术机会识别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竞合双螺旋”下技术机会识别模型

图2的基于竞合双螺旋结构的技术机会分析模型中,整个创新系统由竞争和合作两大链条支撑,四碱基可划分成三大子系统。四碱基中创新主体是以企业为主、包含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内的主体,是创新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创新能力和资源作为企业创新的内部要素,组成创新资源子系统;而市场作为创新主体的外部要素,可以视为创新系统的市场子系统。

技术机会的产生路径包括技术研发到投入市场的全过程[9],因此本文的技术机会识别模型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构建。技术层面的技术识别包括对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识别和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及潜力技术的发现,市场层面的识别则是通过区域技术差异分析技术的分布,识别优势技术区域。

3 研究框架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通常用于技术发展态势、创新绩效、创新能力等的测量[10]。考虑到专利在创新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拟以专利数据作为技术机会识别的数据基础。根据竞合双螺旋结构的技术机会分析模型,技术机会的识别可以从技术、创新主体和市场三个维度实现。

1.3.1 技术分析

随着产品技术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一个产品所包含的专利技术种类越来越庞大。特定领域技术之间关联和依赖关系的分析有助于重点技术领域的发现。以专利数据为基础对技术关联度进行计算,可以识别特定领域的关键技术。结合技术-创新主体的组合分析,可以进一步识别特定创新主体的技术优势及劣势领域,有助于技术方向和机会的发掘。

1.3.2创新主体分析

挖掘创新主体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创新合作网络,通过网络图谱分析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展现本领域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对专利权人三角引证关系描述可以直观的展现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状况,此外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对专利权人三角引证网络中各节点的中心度进行测量可以对网络中创新主体的影响力进行衡量,而这也表征了创新主体的技术竞争能力。竞争力越强的主体应该受到越多的关注,进而为技术机会的发现提供参考。

1.3.3 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主要是了解特定领域专利技术的国别及区域分布,预测技术投放市场的情况,有利于市场机会的识别。专利申请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目标市场以及商业利益获取方向,通过同族专利的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潜在市场机会。

参考文献

[1]Brandenburger A M, Nalebuff B J. Co-opetition [M]. New York: Curreney Doubleday, 1996.

[2]Dorn S,Schweiger B,Albers S. Levels,phases and themes of coopeti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34 (5) : 484-500.

[3]LAMBE C,SPEKMAN R,HUNT S. Alliance Competence,Resources,and Alliance Success: 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and Initial Test[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2, 30 (2): 141-158.

[4] 王栋晗, 贾鹿, 张珊.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竞合关系评价体系研究[J]. 科研管理,2016, 37 (4) : 563-570.

[5] Luo X., Rindfleisch A., Tse D. Working with Rivals: The Impact of Competitor Alliance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7, 44 (1) : 73-83.

[6] Bengtsson M, Raza-Ullah 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Coopetition: Toward A Multilevel Understanding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6, 57: 23-39.

[7] Gnyawali D R,Park B J. Co-opetition between Giants: Collaboration with Competitor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 (5): 650-663.

[8] Osarenkhoe A. A Coopetition Strategy: A Study of Inter-firm Dynamics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J]. Business Strategy Series, 2010, 11 (6):  343-362.

[9] 马婷婷, 汪雪峰, 朱东华, 刘胜奇. 基于专利的技术机会分析方法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4, 32(3) : 334-342+383.

[10] 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 45 (3): 4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