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反应法及教学应用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3

全身反应法及教学应用综述

李瑞鑫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外语教学法流派众多,全身反应教学法是20世纪的教学法之一。本文就不同的期刊文章,分析、总结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并对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梳理,通过观察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对该教学法的反思,以期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外语学习;教学;TPR;综述

一.引言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James Asher是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提出了著名的TPR教学法,该理论详述在他的著作《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中。这是一种基于言语和行为协调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在"领会教学法"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在国内,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教学实践方面,不同的学者都对全身反应法教学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如2009年James J. Asher的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胡铁秋2000年的《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尤其是近些年来,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被极力推广和使用。例如王雨婷于2015年所写的《全身反应法及其教学应用》,杜涓2019年的《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综述》,余亭利2019年的《全身反应(TPR)》教学法在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为了能够更加理性的认识全身反应教学法并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中,就要探究该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有关争论。

二.全身反应法介绍

(一)产生的背景

在美国,乔姆斯基的理论在听说教学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以后,外语教育发展到了"困惑、混乱、不满"这一时期。此时,一些教师开始将重心放在心理语言学上,并再次树立了人文主义这一观念,人文主义教学法因此兴起,而全身反应法(TPR) 是其中之一。其提出者Asher,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共同关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对语言产出要求不高、包含游戏式动作的方法可以减少学习者的压力,并在学习者中创造一种积极的情绪,从而促进学习。

(二)理论基础

全身反应法吸收了几种传统,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学以及语言教学法等。肢体动作是教授语言的重要方法,提倡把语言和行为紧密相连起来,把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作为理论依据。

在学习理论方面,Asher提到成人习得第二语言与儿童习得其母语的过程具有相似特征,语言的学习存在一个特定的内在的、先天的生物程序,先听后说;Asher 还用脑侧化理论得出自己的看法,即大脑的侧化定义了左脑和右脑半球不同的学习功能,语言学习活动集主要在右脑,左脑在观察和学习。当右脑有足够的学习量时,左脑就会被触发产生语言,并启动其他更抽象的需要过程;另外, 参考人本主义教学法中注重情感这一观念,Asher指出要减轻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促进英语的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构成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三)TPR的主要教学原则

1.主张先听力理解后表达。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后再进行口语训练。

2.教师发出指令来控制学生的肢体动作,学生对该指令做出反应。

3.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发言,鼓励学生表达。

三.国内外有关全身反应法教学应用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十世纪末,全身反应法引入我国,这激起了国内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试着将该教学法应运用在实践中,因此,有关全身反应教学法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崔海燕(1994)运用"全身反应教学法教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认为这种体态语言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将其用于英语起始教学阶段,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张苑红(2000)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认为全身反应法打破了传统的外语教学,即老师机械的讲解,学生听,进行练习时没有相应的动作参与其中,说一些机械的句子,全身反应法则创造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其中。潘翠琼(2002)在《1980-1990年国外外语教学法评介》这一文章中提到该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大量听的行为,可以提高听力能力,加之伴随身体活动有利于交际的成功。这三位不同的笔者都认为全身反应教学法相对来说更适应于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有一些学者认为全身反应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英语教学中不应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应注重方法的结合。例如,胡铁秋(2000)指出,全身反应教学法在教学方法、目标和教学思想等方面具有特色,同时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兼容性。然而,如果与传统教学法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彼此的缺点,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也有不同的学者论述了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并对全身反应教学法有了更加全面和理性的认识。如罗晓美(2011)指出了对 TPR 教学法的几点认识和我国在目前情况下实施 TPR 教学法所体现出的困难。 一种教学法不可能完全或一直适用于不同的课堂需求,不同的教学法各有优劣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对该教学法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根据情况合理使用,认识到其不足的地方,不能不能有偏激的想法, 也不能一味排斥,相反,有效地在不同方面加以运用才是正确的做法。刘芳(2018)在《对英语课堂中 TPR教学法的思考》一文中也指出了TPR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张宏炜(2019)提到,运用全身教学法时会遇到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上的困境,如对学生是否理解目标语言这方面做出不正确的判断,不能有效的将这种方法过渡到语言使用阶段。因此要合理解决全身反应教学法本身所体现的问题,正确运用教学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并管理好课堂纪律,同时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学法的结合。

综上所述,全身反应法因其特色而广泛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将该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证实了全身反应教学法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该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要理性认识,不断解决应用困境。

(二)国外研究

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Asher在1966年提出的,在此之后,也有许多其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全身反应教学法进行研究。国外的研究对于全身反应法的研究多为理论和证实研究,而国内多是将此方法应用到英语教学中。

Yoriaki(1984)针对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教学法提出了一些问题,他认为即使Asher进行了许多实验,且每个实验都有良好的构建和令人信服的结果,但他的理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他对此持怀疑态度。如先进行听力理解,而口语在后,很难确定是否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听力,也没有确切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些记忆测试有助于提高听力。

熊学亮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能正雪的有关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文章,佐能正雪(1989)在日本山形大学附属初级中学里实施全身反应教学法,通过课堂活动实践和民意测评结果,指出该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但对于后期语法的学习,却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Sühendan Er (2013)从不同角度来评述全身反应法,讨论了TPR在早期少儿外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介绍了一些活动实例。认为TPR非常适合初级阶段的外国语教学,运用如歌曲,故事和游戏等来学习,很容易吸引好动的儿童,让他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会外语。

Semarang(2019)不同于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以老师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老师在全身反应教学法中的发挥的作用,如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是愉快的、有趣的,为了成功地进行对低龄学习者的英语教学,应选择合适的教材。通过对教师使用全身反应教学法的课堂观察,有利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四.对现代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内外学者对于全身反应教学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相关研究,但也存在着互相矛盾和不足的地方,从目前的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TPR教学法因其自身优势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其自身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如马俊明教授所写的《对 TPR 的一些反思》,就一味的排斥 TPR ,但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全身反应教学法,总结不足之处,取其可取之处。

(一)TPR教学法的可取之处

全身反应教学法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减少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通过身体活动和游戏,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让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学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这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除此之外,师生互动这一方式被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行为会吸引学生的目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全身心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青少年阶段的特征,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

另外,全身反应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肢体动作来理解语言形式,提倡理解先于表达,通过口令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练习读音和相应的动作不同的知识通过身体等动作直接表达的形式辅助学生学习,不断的加强练习,加强语言的学习和理解,加强记忆,其口令和动作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指令化身为各个肢体语言,或者利用图示或者卡片等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活跃度,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

此外,全身反应教学法用动作"动作"和"声音"在大脑中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通过身体活动等直观的表达方式来辅助教学,所学知识经过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迅速、毫不犹豫地对给出的指令作出反应。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将知识内化,逐渐融入学生的思维,真正提升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TPR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全身反应教学法多适用于年纪较小的学习者,适用范围不大,儿童容易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集中注意力,让其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而且身体动作和目的语指令大都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因而没法利用全身反应教学法开展更深阶次的学习及教学活动。

同时全身反应教学法却不适用于后期的语法学习,因为该教学法多为听说训练,注重运用肢体动作讲解,对于出现的语法问题难以做出解释,同时该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对于语言项目的理解和发音,并没有对学习者的读写做出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但却忽视了读写能力。

五.结语

TPR教学法作为20世纪的教学法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外语教学有相当的益处,甚至现在也常被用于外语教学的课堂之上,在上述的有关研究中提到该方法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学习,如果适用于成人的活动中,就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如不断的单一重复可能会使大龄的学习者觉得枯燥无味,而关于有效使用这些方法,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一笔带过。其次,全身反应法不同的教学活动可能会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如游戏、小组合作、比赛等,学生在过于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容易让他们忘记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而适度的教学活动,以防止学生沉迷于游戏中。此外,由于全身反应法在表达抽象概念方面存在困难,将词语和句子用肢体手段呈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瑕。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将全身反应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Asher, J. 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1969:44-45.

[2] Asher, J. Children’s First Language as a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J]. 1972.

[3] Semarang. The Use of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Listening to Young Learners[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Islamic Integration. 2019(1):113-120

[4] Sühendan Er. Using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 in Early Childhoo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nvironments[J]. Sciences, 2013(93):1766-1768.

[5] Yoriaki Tanaka. Some questions about Asher’s total physical response[J]. THE CHUGOKU ACADEMIC SOCIETY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1984.

[6] 胡铁秋.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5-36+45.

[7] 刘芳.对英语课堂中TPR教学法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8,59(38):131-133

[8]罗晓美.对TPR教学法的理性认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1,24(5):139-140.

[9] 刘燕.全身反应法在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D].北京:北京外国语,2017.

[10] 马俊明.对TPR的一些反思[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9).

[11] 马瑞香.外语教学方法的理论视野[J].现代教育管理,2009,(5):69-71.

[12] 潘翠琼.1980-1990年国外外语教学法评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9-22.

[13] 彭艳虹.中国20年外语教学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07,28(4):61-63.

[14] 魏佳瑞.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延安:延安大学,2020:6-9.

[15] 肖飞菲.全身反应法综述[J].科技信息(人文科设),2010(8).

[16] 夏纪梅.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探究—“语言教育学”论引发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4-9.

[17] 余亭利.全身反应(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4-20.

[18] 余珍有.Asher的第二语言习得观和TPR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1999,(02).

[19] 邹灿.外语教学法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8):435-436.

[20] 张宏炜.全身反应法的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9,(18):184-186.

[21] 佐能正雪,熊学亮. 如何将全身反应法纳入英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89(1):35-40.

[22] 张苑红.“全身反应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0(5):21-23.

[23] 张宜敏.外语教学法的回顾与前瞻[J].英语研究,2012,10(0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