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罗翔1 金芸2

1.上海市嘉定区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24

2.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201802

【摘要】目的:探究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观察效果。方法:记录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的处方,评估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联合用药、用药剂量、用药方案、用药方法、病情、药物过敏史、基础资料统计分析。研究指标有不良反应情况、用药频次、喹诺酮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存在肝胆反应的有6例,占比6.7%,泌尿系统反应的有9例,占比1.0%,出现心血管反应的有12例,占比3.3%,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有15例,占比16.7%,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0例,占比11.1%,出现皮肤反应的有31例,占比34.4%;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有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占比分别为10%、22.2%、55.6%。此次研究药物均为静脉输液药物,包括联合H2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物、碱性药物等,联合抗结核药物,联合氯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用药效果下降。结论:在临床用药中评估药物相互作用情况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到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效果下降,临床医师需积极重视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用药;安全性;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率较高,该类药物广谱抗菌性较强,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1]。经临床提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同时,一旦患者患病后持续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正常菌群失调,从而降低患者免疫功能,诱发多种不良反应情况,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2]。由此,临床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性需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观察,保证临床用药效果。药物相互作用多为在患者生活方式、个人习惯、联合用药等因素影响药效学或是药代动力学情况。通常,给予患者联合用药后会保证治疗效果上升并减少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但在临床实际观察中发现,药物联合使用后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多为药物相互作用诱发的不良反应情况。目前,我国临床对这种问题的试验内容较少,基于此,本文观察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汇报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录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的喹诺酮处方,共90份例,回顾性分析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在21-74岁,平均(47.76±2.83)岁,90例实验组患者男性有43例,47例女性患者,年龄以及性别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存在急性严重性疾病。

1.2方法

    对患者基础资料、病情、用药计划、用药方式、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情况,信息的采集需按照患者、家属、主治医师为主,保证信息的完整性。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期间用药频次、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喹诺酮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1.4统计学意义

分析数据以软件SPSS 23.0统计,用率(%)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2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

90例患者中存在肝胆反应的有6例,占比6.7%,泌尿系统反应的有9例,占比1.0%,出现心血管反应的有12例,占比3.3%,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有15例,占比16.7%,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0例,占比11.1%,出现皮肤反应的有31例,占比34.4%。如表所见。

表1 90例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不良反应

主要反应

例数

发生率(%)

皮肤症状

皮疹、瘙痒

31

34.4%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

15

16.7%

消化系统

腹泻、呕吐、恶心

10

11.1%

心脑血管

心律不齐

12

13.3%

血液系统

血小板计数下降

7

7.8%

泌尿系统

尿频

9

1.0%

肝胆系统

肝功能受损

6

6.7%

2.2喹诺酮药物反应

90例患者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有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占比分别为10%、22.2%、55.6%。

表2 90例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药物名称

例数

发生率(%)

左氧氟沙星

50

55.6%

环丙沙星

20

22.2%

莫西沙星

9

10%

诺氟沙星

8

8.9%

氧氟沙星

3

3.3%

2.3药物联用情况

    此次研究药物均为静脉输液药物,包括联合H2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物、碱性药物等,联合抗结核药物,联合氯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用药效果下降。

3、讨论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各类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案,在目前社会经济变化下,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导致各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使得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经研究提出,在人口老龄化的现阶段,生态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导致人类在临床上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甚至会出现一人患有多种疾病的情况,如创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等

[3]。临床为了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可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联合用药干预。但在临床上使用不同药物也会受到药理作用的影响出现差异化效果,药物在人类机体中产生互相影响,使得药性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也会出现相互协调的情况,无法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预估,临床在应用期间不仅要关注患者实际病情,也需要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在临床应用药物治疗期间,需选择互不影响的药物,如抗菌药物使用期间,在细菌耐药性增加的情况下需为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差异药物治疗,保证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在此次研究指标汇总可知,90例患者中存在肝胆反应的有6例,占比6.7%,泌尿系统反应的有9例,占比1.0%,出现心血管反应的有12例,占比3.3%,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有15例,占比16.7%,出现消化系统反应10例,占比11.1%,出现皮肤反应的有31例,占比34.4%;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有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占比分别为10%、22.2%、55.6%。由此可见,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会出现药物互相作用的情况,不仅会影响临床用药效果,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严重影响疾病预后质量。同时,喹诺酮类药物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皮肤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均存在一定应用意义,但用药期间患者会受到个人身体素质、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产生不良反应[4]。故此,临床用药时需观察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以及相互作用情况,尽量选择可以协同使用的药物,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保证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安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临床需为患者提供具有协调作用、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的联合用药方案,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疾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征,郑英丽. 充分发挥药师在直接口服抗凝药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24(7):337-340.

[2] 赵宇航,杨林慧,蔡沅璇,等.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临床联合用药安全性与风险管理文献计量分析[J]. 医药导报,2023,42(6):828-835.

[3] 贾夏丽,熊芬,熊爱珍,等. 白蚀丸中7种潜在肝毒性成分含量测定及用药安全分析[J]. 中成药,2022,44(8):2722-2727.

[4] 程金莲,欧阳绘天,靳洪涛,等. 中药临床研究联合用药安全性评价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药物警戒,2021,18(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