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陶丽

210404198704032725

摘要:建筑给排水是现场专业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环节,水资源是建筑物内使用需求的关键要点,做好给排水施工能够提高整体建设效果。下面文章对给排水安装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与给排水施工的技术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排水施工

引言

近几年,在城市用地不断减少、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实际建设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相对较高,其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成为了一个重难点,在实际施工中难度较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促进高层建筑工程的长期健康发展。

1给排水安装原则

给排水安装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基本施工原则,首先设计给排水安装方案之前,要充分掌握当地居民日常用水或生活用水的基本需求,在规划期间,也要始终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给建筑物的可持续使用提供更加基础的保障体系。不仅如此,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城市的稳步发展,必须要保证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合理衔接,科学处理不同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给排水管道冲突,使整个城市都具有完整可靠的给排水体系。在安装过程中,也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指定施工方案与选择管材时,要先了解其对周边环境是否会造成一定影响,尽量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在实际施工中,也要注意关注给排水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免给绿化带造成负面影响,减少管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

2.1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配件变形、各类阀体部件损蚀、密封圈破损以及洁具阀件老化失灵等问题,从而造成管道渗漏。

2.2管道堵塞问题

管道堵塞也是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造成管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首先,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建筑垃圾,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施工垃圾进行清除,就会导致给排水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建筑垃圾随着水流的冲击,产生一定的堆积,而造成管道的堵塞。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给排水工程的实际用途缺乏深入的分析,导致选择的管道口径较小,导致一些较大的物体通过时,无法顺利通过,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管道堵塞问题。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对管道的拐弯处,缺乏合理的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会使管道变窄,从而增加管道堵塞的风险。总之,管道堵塞是给排水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管道堵塞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同时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2.3工艺技术问题

施工操作不当也是安全事故的常见成因之一。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若不规范、不按照工艺要求执行,或者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当,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管道破裂、设备故障、坍塌等危险情况。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1严格把控材料采购环节

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工程建筑的质量保障基础,严格把控好材料采购环节是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材料选材和采购的环节中,需要采购人员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要求,首先要选择产品质量过硬且行业内口碑较好的知名企业作为材料供应商,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仅将价格作为材料选择的关键因素。另外,在确定合作关系后,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其次,在与材料供应商确定合作关系后,需要对材料供应商的材料供给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需要严格把控好每件材料的质量。不能由于该材料供应商是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而忽略了对材料的全过程监督。另外,对于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需要及时向材料供应商进行反馈,要求其进行快速的反馈和解决。再次,需要保证材料采购的统一性,采购人员需要尽量选择能够完整提供所需型号产品的企业,以此来满足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质量的统一性。最后,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尽量避免由于储存管理和运输等环节不规范造成的材料损耗,需要将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并且保证储存环境符合材料规定的标准,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常态化的全面质量检查。针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管材质量产品需要进行返厂或是清理,避免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投入到施工使用之中。

3.2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预防管道堵塞的问题发生,主要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杂物掉入排水系统。因此,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施工现场的杂物管理。一是严格检查现场排气孔周边是否存在碎屑;二是在整个排水系统安装之后,对排水管道内的杂物进行认真清洗,并进行密闭性检查,避免后期出现垃圾堵塞管道、渗水漏水等问题;三是规范地漏设计,室内装修前完成地漏科学安装,防止装修杂物进入排水系统。排水立管穿楼板定位尺寸按工程实际预留,导流连体地漏安装,一般采用设置地漏预埋盒做法,也可采用普通预留洞做法,排水立管试验合格后,封堵预留洞。

3.3做好施工监督管理作业

首先,应用先进技术是提高施工监督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如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全面了解工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监督管理人员实时监测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应用先进技术,监督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其次,技术交底和考察是施工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监督管理人员应对技术和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交底,并进行相应的考察工作。技术交底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要求和施工流程有清晰地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错误施工。同时,监督管理人员还应严谨核查施工技术参数,确保其准确性和误差控制,通过技术交底和考察,监督管理人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纠纷。

3.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查制度。这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为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其次,在现场监管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教育培训、考核评估等手段,增强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各项操作规程。此外,在现场监督方面也应注重细节、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三,在开展施工质量评估和评价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通过对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施工质量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最后,在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此外,还应注重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给排水工程是其中的重点,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功能发挥和使用安全,但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比较高,因此,在工程建设下还要重视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做好施工监督工作,加强质量管体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给排水系统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依曼.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12):99-101.

[2]孟丽娟.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2(16):15-17.

[3]赵建伟.给排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2(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