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试析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

肖升铜

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370902

摘要:传统的湖泊河道边坡修筑防护技术,所具有的抗冲刷能力较弱且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材料的透水性能以及防护效果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发挥出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板块的作用,通过选择最佳的植物种植类型,实现预期的湖泊河道边坡防护效果,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技术应用要点,为提高湖泊河道边坡防护效果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型护坡结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

湖泊河道边坡的修筑能够有效提升边坡的稳定性,进而为区域范围内居民日常生活以及水利基础设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湖泊河道的边坡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充分利用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掌握技术应用要点的同时,合理地选择种植植物类型,发挥出有效降低河道边坡水土流失速度,减缓洪峰总量的作用,为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应用价值

首先,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对湖泊河道边坡种植植物类型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构建适应性的环境,为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有利的环境。生态型护坡结构提高了区域范围内水质净化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污染的程度,也能够为水生物的栖息提供稳定的环境。其次,有利于区域水土资源的保护。植被根系能够发挥出固定土壤的作用,有效降低土壤由于水流冲刷导致水土严重流失,为增强湖泊河道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植物的根系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出提升土壤持水能力以及抗冲刷能力的作用,进而减少洪水期间对边坡土壤产生的侵蚀性[1]。生态型边坡防护还能够对区域内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支持,确保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最后,生态型护坡结构还能够提升抗灾能力。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能够提升岸坡土壤的抗冲刷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洪水过境和暴雨天气下对边坡产生的破坏。植物还能够发挥出降低洪峰量的作用,边坡植物的大量种植能够减缓雨水流速,降低洪灾对边坡产生的影响,为湖泊周围居民的稳定生活以及水利设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二、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要点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与制作

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混凝土是必备的材料类型,在混凝土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选择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新型材料。此类材料中包括水泥和集料,并确保材料的强度以及颗粒大小以及抗压性等满足工程施工标准。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需要严格按照制作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具体制作步骤与要求如下:(1)在材料搅拌环节中,需要利用专业的强制式搅拌机设备。搅拌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泥浆应充分且均匀地将集料包裹起来,并利用二次加水的方式来拌合,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在集料中能够加入一半的水,将集料润湿后,再加入水泥材料,在搅拌环节中再将剩余的水添加,搅拌至水泥浆全部包裹集料,搅拌时间控制在大约五分钟。(2)混凝土浇筑环节中,需要利用分隔式模具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混凝土在分隔模具的外框进行浇筑,并通过振捣使其成型。在浇筑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在分隔模具内部进行无砂混凝土的灌注,并通过拍击和振捣达到施工要求,然后将内框模具拿出,再进行振捣并且要合理控制振捣的力度,促使两种混凝土达到粘合状态,在混凝土初凝后,利用湿养护方法来养护,对浇水次数和养护时间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掌控(3)拆模操作过程中,需要观察水泥浆的硬化强度,当分隔模具外框混凝土和无砂和混凝土完全粘合后再拆模。对于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材料来说,生长基处位置的无砂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厚度较薄,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确保其满足施工质量标准。

(二)混凝土板块的构造

使用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材料制作混凝土板块,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开展湿度以及外表温度的检测,对板块适宜种植的植物类型予以明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板块的面积进行合理的设置,这样才能满足植物种植的范围要求,根据湖泊河道工程的施工环境,可以将混凝土板块的面积设置为0.22m的植物播种面积,确保占比总板块面积的85%以上,这样才能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板块整体温度的15%,实现降低混凝土板块温度的作用,同时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环境。混凝土板块的凹槽厚度应适中,这样能够容纳更多的土壤,减少在雨雪天气环境下土壤流失的速度,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基础条件[2]。为了能够尽快发挥植物的固土作用,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可以在凹槽处利用草坪卷来铺设,起到良好固土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了植物养护的工作量。对于板块外框来说,应考虑成本投入和工艺技术难度以及耐久性强度等方面,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后,对外框板块植物种植的比例来确定。

(三)护坡植物类型的选择

混凝土板块作为特殊的植物种植环境,需要科学地选择植物的类型,这样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确保植物在干旱和温度不均等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生存适应性,同时还能够确保植物养护,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量,提高植物的成活性[3]。在湖泊河道环境下,选择的植物根系应较为发达,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植物对地表的锚固性能力,提高湖泊河道边坡防护能力。所以,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1)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并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面积的地表;植物的分支和匍匐茎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生长能力以及再生能力较强;植物的寿命较长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2)植物的抗逆性较强,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在生长期间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对土壤条件没有严格性的要求,与其他植物在生长竞争中的能力相对较强。(3)植株多选择低矮且分枝较多的植物,植物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草枝密度不断增多,叶片具有细长和茂盛的特点,阳光能够透过植物照耀到下层草坪,降低下层叶片枯死几率。(4)不宜选择深根型植物,主要是由于此种类型植物的根系在不断生长过程中会对边坡混凝土构造产生一定的破坏,严重的情况可致使决堤情况的发生。综合以上植物类型的选择要求,应尽可能选择成熟的植物种类,并将植物的范围拓展到牛毛草、菖蒲、野麦草、弯囊苔草等植物,进而实现预期的边坡防护效果[4]

结束语:

湖泊河道在水文条件和气候特征以及地理位置的作用下,对区域范围内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湖泊河道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生态型护坡结构的湖泊河道修筑防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发挥出生物根系对土壤的紧固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施工难度较低,改变了传统边坡防护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对于环境保护以及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都具有重要性作用,对于湖泊河道边坡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高锋.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 2016(5):00022-00022.

[2]王红丽.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0[2023-12-27].

[3]舒志明,王航.护坡结构在Mirsarai海岸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 2020(S01):5.

[4]刘静文,王勇,李倩,等.生态型框技术在护坡工程中的抗侵蚀效应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 2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