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王爱雷

南京龙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建设方法在建筑领域得到了运用。其中,高支模施工方法不只因为其易行且高效的特点,而且能有效提高施工效果,所以在大量的工业和民用项目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此,这篇文章将对工业厂房建设项目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深入研究这种技术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工程;高支模施

引言

当支撑模具的高度超过8米,就被称之为高支模。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工业的持续进步,以适应生产的需求,涌现出众多的大型工厂。同样,工业建筑物的高度也在持续增长,因此,高支模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许多的建筑项目上。虽然高支模的高度有8米到几十米,但是,随着它的高度逐渐升高,隐藏的风险和挑战也会相应地增大。所以,对于高支模施工的每一步操作都十分关键。

1工业厂房建设项目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1.1完善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程设施的建设时,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需求,需要依照施工的操作准则来做好前期的预备,并且需要对所有的设施施工做出全方位的审查。同时,专业的技术管理者也要对设施施工的各项细节做出系统性的评价,并且有效地解读相应的技术重点和理论知识,从而清晰地了解设施施工的各项技术标准。根据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紧急状态,并依据有关的技术条例,给出适当的紧急处理方案。技术主管需清楚地了解到工业厂区施工阶段的设计图纸的具体需求,认真研究施工图纸所给的准则,并依据有关的技术规则,修改设计图纸上的所有数值。

1.2优化结构稳定性

在执行工业厂房的详细建设步骤时,要全面研究高支模建设技术需考虑的诸多因素,并根据全面的建设稳定和坚固的需求,来对模型进行支撑。同样,也需要关注其在未来的工业厂房建设过程中的方便性和更新。建筑队伍需要全面掌握工业厂区建设的每一步骤和技巧,同时也需妥善管理好每一根立柱的间隔。要按照真实需求执行横梁连接的任务,对建设期间的模块支撑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参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来评估建设期间所使用的物资的类别和大小,从而确定工程建设期间的真正安装距离。

1.3注意高支模施工细节

在建设工业厂房的过程中,运用高支模建筑技巧,要对所有的具体步骤做出深度和灵敏的改动。要特别关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结构设计和基础规则的需求,并根据相应的模型来研究建设工业厂房的具体环节。此外,还需要全方位、深度地理解高支模建筑的技术规则,并且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规则来修改具体的步骤。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厂房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重点

2.1模板的制作和加工

在高支模建设中,模板的加工制造是一个核心环节,模板加工的效果会直接决定到建筑的品质。所以,为了保证全部建筑的品质,有必要让相应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梁模板的底模内口和上下口的调整和打磨。只有当模板的表面光滑程度满足标准的设计标准,才可以开始安装。值得一提的是,在执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有必要让相关的专业人士采用有效的策略以避免出现模板的翘曲和脱落等情况。同样,也应该用手动的办法对模板的四周进行修补,以保证每一条接口的紧凑性。

2.2模板的安装

在开始安装模板之前,建筑工人必须预先进行技术指导,明确每个部门成员的职责,并且要彻底清除施工现场的水泥、碎石等杂质,以此来保证工程的建设品质。同时,在建造过程中,也需要在模板的顶端涂上一层去模剂,以便后续拆除模板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在此阶段,若建筑的接缝处表现出较大的粗糙度,建筑工作人员必须预先去除混凝土的浮浆,并利用刷子将杂物清除。

在开始安装模板之前,有必要让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详尽的审核。只有当模板的品质、硬度和平滑性都满足设计标准时,才可以开始正式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对模板的中心线、轴线、边缘线等进行详尽的检查,通过一边进行检查一边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模板的安装精确度,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品质。

(1)顶板模板的安装

在工业厂房建设中,安装顶板模板的挑战性相当大。因此,为确保其质量,建筑工作者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方法,并且按照顺序进行每一步的建设。当进行模板的安装时,需要保证所有支撑结构的水平对齐,并且合理地分配控制线,使得每条控制线的间隔大约为300毫米。在进行垂直联结连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施技术来确保顶板模板的精确性。例如,我们需要设定模板的标高和主龙骨的底部边界,并且需要对各个部分的间距进行科学的测算。

(2)梁模板安装

依据标准的设计规定,我们需要对梁模板进行精确的安装,并在多功能碗扣支架的支持下,优先完成主龙骨的搭建,然后再进行次龙骨的搭建。一旦龙骨的安置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就必须开始调整u托,以便能够达到对主龙骨的水平铺设。接下来,根据标准化的设计要求,要对次龙骨进行校正,并且合理地确定梁架构的横截面积。然后,会把从工厂预先制作好的底膜放置到次龙骨上,并通过铁钉进行固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接下来的混凝土搅拌振捣过程中,由于冲击力造成的梁模具位置偏移。

2.3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管理

(1)只有当混凝土浇筑的墙壁、柱子和梁板的垂直结构达到规定的标准,它们才能被用作模板支架的约束端。(2)在启动混凝土浇筑任务之前,建筑工人必须仔细检查输送管道的布置方法,以确保管道的布置符合相关规定。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产生水平振动负荷,并且需要预防混凝土在浇筑阶段积累过多。(3)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模板支架的受力均衡,并将设计负荷控制在合适的区间内。针对超过设定负荷的状况,必须预先设计应急策略。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支架的承重能力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刻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案。

3 高支模施工技术强化应用的对策

3.1增强对于施工专业人士的教育

施工人员是土木项目的关键支柱,他们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决定项目的完成品质。所以,为了优化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品质,必须提升招聘的标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专业人士必须严谨遵循规定的施工计划,以确保项目的完成品质,并且规定好施工步骤。此外,建筑公司也应该定期为建筑队伍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以此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优化建筑队伍的管理体制,从而在最后的阶段大幅度提高整体建筑项目的品质。

在执行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众多步骤,每一步又各有其重要性和挑战性,因此整个高支模的工作过程相当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任何一个细节的出错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其影响极其严重。尽管高支模技术的建设过程既困难又存在安全隐患,但它却拥有其他支模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以及建筑材料的投入少,成本低。因此,目前它得到了众多行业专家的赞同和推广,并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厂房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3.2构建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

在完成工业厂房的建设任务上,施工方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一套科学且合适的操作流程,清晰界定项目的每一步骤以及人力配置,并把职责分配给每一位参与者。此外,在进行住宅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应当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限制和标准,处理项目施工中可能遭遇的各类安全难题,以确保项目的顺畅推进。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都会被涉及,所以,为确保项目的质量,必须让施工团队严谨地遵循相关的规则完成对材料的审核,并且确认所有的材料都已经妥善地安放在指定的地点。在执行高模板建筑任务时,必须特别注意脚手架和建筑模板的质量。在应用高模板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法进行,借助规定和标准来安排高模板的施工,确保所选择的模板技术能够符合工程的施工需求。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实际的工业厂房建设过程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着重研究该项目的建设特征和建设标准的需求。要根据相应的规定和各种技术指数来预先筹划工业厂房的建设,并且结合相应的元素和方法,来详尽地评估和预备工作,防止在建设期间出现任何可能的安全问题和突发风险,这样才能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是合理且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吴祺. 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2023,21(5):90-93.

[2]赵青. 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 现代物业,2023(28):163-165.

[3]孙海军. 工业厂房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 世界家苑,2023(9):40-42.

[4]黄凯. 探讨工业厂房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J]. 大科技,2021(32):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