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策略研究

马光兴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急性中毒在紧急医疗事件中常发生,给病人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护理策略。急性中毒可以分化出许多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危害极大。院前急救的关键是快速确定中毒症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保护好现场,防止继续中毒发生。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生存率和预后。

关键词:急性中毒;院前急救;呼吸道通畅

引言

急性中毒在医疗急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突发性及潜在危害性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采取有效院前急救护理策略,对促进病人生存机会非常重要。该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剖析急性中毒特征,揭示急性中毒给个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探讨中毒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地采取科学急救措施。讨论内容涉及症状识别,紧急呼叫,呼吸道管理,必要复苏技术操作及有效现场保护方法等方面,目的在于对院前急救起到指导借鉴作用。

1.急性中毒的定义和分类

急性中毒是生物体由于摄入或暴露于某有害物质而在短期内所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这一情况可能是由于药物,化工产品,重金属,植物或者动物毒素造成的。急性中毒按中毒物可分若干类。药物中毒一般是由于医疗药品摄入过多所致,化学中毒大多是由于接触农药,清洁剂及其他化学制品所致。另外环境中毒还与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有关,例如铅、镉。食物中毒一般是指摄入被细菌,病毒或者化学物质所污染的食物。自然界生物毒素如蛇毒、蜂毒等也是中毒的常见原因。在急性中毒治疗过程中,掌握中毒具体分类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主要由中毒物质类型,暴露量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常见的病症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和意识模糊。有些病例病人可有较严重的表现,表现为抽搐,昏迷,甚至停止呼吸和心跳而危及生命。除即时健康影响外,急性中毒也会影响病人长期健康,例如肝脏,肾脏损伤或是神经系统长期功能障碍。儿童及孕妇因其生理特点对一些毒素敏感性较高,其中毒后果较严重。急性中毒在威胁个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导致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3.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策略

3.1 迅速识别中毒症状

出现急性中毒后,是否能快速确定中毒症状,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和病人预后。中毒症状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或眩晕,头痛,意识模糊到昏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或增慢,血压异常及其他循环系统改变也为共同表现。皮肤可有苍白,红肿,多汗,寒冷等异常。在某些中毒情况下,例如化学或者药物泄漏时,也可能会产生特殊的气味。鉴别这类病症的难题是它并不都是马上就能表现出来,而有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加重。现场观察和询问病人或现场目击者有无暴露于潜在有害物质对准确鉴别中毒非常关键。

3.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发现急性中毒征象后,应立即打急救电话,这是接下来的关键。该行动使专业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干预并向病人提供所需的医疗支持。在通话过程中,要尽量详细地介绍病人情况,已知中毒物质,接触途径,接触时间。这些资料对于事先评估病人的情况,以及配制所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待急救人员赶到时,在场第一反应者可按照电话里的引导做出初步紧急处置。比如在引导要求去除病人接触有毒物质时,要谨慎操作,以免本身亦受毒害。如指导中提到采用特定体位或者实施简易急救技术时,在场人员应根据指令进行操作。拨打急救电话的同时还发起医疗救援系统的建设,其中包括向毒物控制中心的通报,救护车辆的筹备以及医院急诊科的服务。这一系列动作组成急性中毒病人生命救援链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的前提。

3.3 确保呼吸道通畅

急性中毒病例中,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性是关键,因任何障碍均可使病人危险状态急剧恶化。维持呼吸道通畅措施,需依据病人意识水平及呼吸状况进行调节。如果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能自主呼吸的,则要鼓励病人清醒,监测病人的呼吸状况。对意识不清或不自觉者,需要采取预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措施。这一般包括使病人处于稳定侧卧位、维持气道开放和定期检查口腔有无呕吐物及其他异物。在保证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模式和频度及任何潜在呼吸困难和哮鸣声均可提示呼吸道局部或全部堵塞。若病人有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除应立即告知急救人员以外,可根据急救培训指南,使病人头轻后仰、抬高下巴、优化气道通畅。现场急救人员一边等候专业医疗救援,一边须持续监控病人呼吸状况以做好后续急救准备。

3.4 实施心肺复苏(如有需要)

如果发现病人无呼吸或心跳时,心肺复苏已成为急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目睹中毒事件发生的一般人或专业急救人员都应该在启动心肺复苏前对病人的反应性及生命体征进行快速评价。如确定需心肺复苏时,立即按标准急救程序行胸外按压及(如果有能力)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要坚决而富有韵律,使血液循环得以维持,而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给病人供氧。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急救者要沉住气,按每分钟按压和呼吸建议配比。一旦开始,除非患者恢复了呼吸和心跳,有其他专业医护人员接诊,急救人员体力耗尽或现场变得不安全,否则应继续心肺复苏。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若病人因吸入有毒气体或者化学品发生中毒,急救者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防止自己遭受相同毒害。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也应密切关注病人的改变,病人一旦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后立即停止心肺复苏治疗,继续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直至专业医疗人员赶到现场。

3.5 保护现场,防止进一步中毒

应对急性中毒事件,对现场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既包括避免多接触有害物质,又包括降低病人二次暴露危险。立即采取辨识和隔离危险源的措施,以免毒物继续传播。有条件的话,关掉造成有害物质排放的任何装置和容器,对污染区域进行快速标注。第一反应者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有害物质的暴露,同时保证个人安全。这样也许要用到手套和口罩之类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果不能确定毒物的类型,则宜保持一定距离,等待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或者专业危险物质处置团队赶到现场。现场保护也包括保护有关物品及环境,使其免受污染,并向抵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及随后进行的勘察提供明确的现场情况。若中毒事件出现在房间里,那么通风就是减少有害物质浓度行之有效的办法,前提是这并不增加危险。在避免直接暴露的同时,也应避免用摸眼,鼻或嘴的方法来间接暴露毒物,否则易被上述粘膜部位吸收。如有什么东西被视为污染,应慎重对待,以免毒素进入安全区域和救护车。

结束语

在急性中毒事件发生时,院前急救是抢救生命的首要防线。本研究所提之策略旨在引导急救人员迅速且精确之行动以降低中毒所造成之病人危害。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期望能提高病人生存率,改善预后,从而为急性中毒病人院前急救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伟霞, 赵莎莎, 张红岩. 量化管理护理在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19 (01): 150-153.

[2]兰卫华.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 (12): 40-41.

[3]熊俊.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策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09):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