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探究

刘文杰

湖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所谓精益施工,是指从业主的需求出发,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实现质量、时间、成本的整体优化,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交付。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发展中强调精益建造,西方学者认为精益建造是建筑行业关于精益制造、精益生产理论的延伸,针对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项目中采取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运用精益建造理论可以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并顺应未来数字化施工、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关键词:精益建造理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引言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效益占比较大,一旦其发展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且新时期的建筑工程作业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显然难以适应新时期建筑管理需求,影响建筑工程作业高质量完成。基于此,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应用,是有关人员需重点思考的课题。本文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的应用。

1精益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建筑业发展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与过去相对抽象、宏观的开放式管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目标更加明确,管理内容更加具体。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进而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并赢得更多客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逐一分解管理对象,并采用更为直观的数字、程序等形式来展示工作内容。通过该模式,建筑企业可以对管理工作成果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定,促进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完善管理计划,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制的优势作用,确保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2.1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助力。为此,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一方面,建筑企业和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引进更加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积极创新并完善现行精细化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在借鉴或者引进精细化管理方法、制度时,切忌盲目跟风,而应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积极寻求各部门协调、互动、监督的有效途径,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监管,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完善、可行性高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建设,推进施工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必要前提[1]

2.2精细化管理原材料采购工作

近年来,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结构日趋复杂,对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实践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原材料的浪费,提高项目作业的经济效益及作业质量。在建筑原材料采购前,建筑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前预算材料采购费用,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充分考虑市场发展特性,为采购标准设置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采购标准,保证采购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效控制建筑原材料成本。同时,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强化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自觉按照既定的采购标准开展采购活动,确保各类施工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坚持货比三家原则,从中选择优质的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做好合同签订工作,以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质量。另外,原材料采购工作结束后,材料进场前,应安排检测人员随机抽检各类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须符合生产要求,方可入库。

2.3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保证精细化管理效果,就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足,不能真正履行职责。无论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不规范还是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都会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频发。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只有加强对不同部门、不同工种及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才能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符合施工计划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应积极构建多部门、多工种工作人员充分参与、共同协作的工作环境,让每名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树立责任意识,以进一步增强精细化管理效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强调按时完成工作,因此,管理人员有义务每日巡检施工现场,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应针对管理人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检查重点,为管理人员有序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2]

2.4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企业来说,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者需要重视这一环节。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计划时,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限制设计,制定可行的工程建设预算计划,使得各个要素的价格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者需对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价格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对施工材料使用量进行调控管理,定期对机械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管理工作者需对不同分部项目实施精细化核算,与预算计划和具体结算信息相对比,调查出相差较大的项目部分,并对其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加大造价控制力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投入。

2.5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建设项目的管理是由管理团队来实施的,因此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根据实际情况,在管理团队建设中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粗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可能影响建筑工程整体作业质量。要想优化建筑管理工作,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目标,建筑企业应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可定期安排专项培训工作,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系统地向管理人员普及管理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更好地开展现代化和精细化建筑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同时,建筑企业应做好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辅以相应的奖惩机制,以督促管理人员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实现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提供支持。另外,建筑企业可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创新、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从根源上提高管理效能;还可聘请专业管理团队,以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目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中,提高施工管理精细化水平对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规范施工单位的整体作业行为。在此期间,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形成紧密沟通、合作关系,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并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强化对施工管理的指导,以便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中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苗震.精益建造在保障房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马文博.精益建造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0):117-118.

[3]段江华.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