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胡普焯

330722200008270056     321300

摘要当前,国际经济高速运转,金融形势急剧不稳定,在这种形势中,可以清楚的发现,经济飞速发展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此篇论文对当今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和对策。

关键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这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就业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自然文明与发展存在矛盾

  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与物质关系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而能否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假如处理不当,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机会。经济发展越是快速,就越是会给现有资源环境带来无尽的压力。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现有人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经济不发达的时代,一直依靠自然环境发展,很多工业的进步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措施虽然能从表面提升经济发展,但是实质上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尽管之后政府有参与到经济发展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环境与发展至今的压力,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的存在[1]

(二)政治环境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重要问题。德国人杜林认为,政治关系是很基础的东西,经济上的依存仅仅只是种特殊形式的作用力。这种观点将政治与经济定位,经济源于政治,而经济必须依附政治。从长远而持久的经济发展来看,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基础,政治影响着经济、经济也影响着政治。但是,经济本身存在自我开辟道路的能力,只是它需要承受一定的反作用。政治给经济带来的反作用并不是被动的,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的地位明显比经济的地位高。回归现实,可以清楚地发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政治活动也不例外[2]

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的关系。但是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展全球经济还是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这种不平衡的现象都无法避免,最多只是在表现的阶段和层度不同罢了。而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由于社会各个阶层在利益面前的不均匀分配,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别,非常容易引起社会的两极分化情况。很明显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经济结构体制的差异、人均收入水平不均的差异等等,都会使得发展不平衡[3]。例,如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表现在资本力量和科技投入方面: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吸引的外来投资力量也较大,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本,而中西部则因为地理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而不及东部,逐渐在经济上拉开差距。还有贫富差距大的现象也不可忽视,很多贫困区域的贫困阶层对富裕区域的富裕阶层存在极大的不满和仇视情绪,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敌对想法,极易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急需解决。

、解决经济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

  倘若经济政策脱离了政府的支持,那一切的经济活动都难以进行下去。政府对经济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才能保障经济能金肯的无障碍运行。政府要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且能都协同完善经济体制的运作方式和规章制度,更要改变政府介入方法,不要出其不意的就随意参与股票市场与证券投资市场,并对其进行打压、干扰和破坏行为。政府总在强调民生问题,因此政府的财政政策首先就应该向改善民生的方向倾斜,提升公共服务来满足民生需求,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加大支出、扩大覆盖面。同时政府应该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提高职能[4]。接着,政府应该扩大消费热点,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全面调整国民的收入分配政策迫在眉睫,只有将储蓄与消费、消费与投资实现平衡发展,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全面调整对整个国民收入的结构,充分利用战略性举措来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问题。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意义在意缩小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达到收入公平化。收入公平并不能做到绝对公平,是必须在承认差距存在合理。而要做的就是逐步提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值,提高劳动报酬率。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是重中之重,政府应尽快完善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从而使居民工资维持正常的增长。达到收入公平是政府甚至整个社会都急需处理的一件事,巨大的贫富差距存在使得整个社会的矛盾化加深。而缩小差距、收入公平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富裕区域带动贫困区域经济的发展等等,使存在的不均衡差距慢慢缩小;同时,政府更应该加大力度支持给与贫困地区中的贫困阶层适当的帮助和补贴,满足贫困阶层基本的需求;加快贫困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使贫困地区的闲置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就业率,消除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解决当前就业矛盾

  经济变化带来的就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从提高就业率,减少就要矛盾来改变经济。首先,应该调整产业与企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的是中小企业,鼓励待就业者朝着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推荐待就业者朝着劳动力较为密集的地方发展等等。就发展第三产业来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严重迟缓,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确立了特色社会注意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产业相较于以前有了质的突破,因此就应该大量支持待就业者进入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当然,更应该积极。也应该透过制定优惠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改善服务,高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需求等方面来来提高就业率;大力提高教育事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率底下的问题。与此同时,鼓励创业来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可忽视的。创业带动就业就必须要有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政府出台的政治措施来促进创业。这样使积极改善就业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矛盾与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矛盾与问题可以减少但不可能完全不存在。经济发展必须依赖社会、政治、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任何一方为了自我盈利都会使之产生问题,而要做的就是在产生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1] 石锐杨.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体会[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9(1):165-170.

[2] 唐雅星.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魅力中国,2021(22):69-70.

[3] 白暴力,程艳敏,白瑞雪.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及其实践指引——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2(4):26-36.

[4] 熊文艳.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让创新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J]. 卷宗,2019(29):392.